线路敷设方式市区、镇区内10KV中压配电线路根据其总体布局变化作相应调整。规划的供电线路按照规定应架空或地埋敷设在路的东侧或北侧。
邮政网点布局规划,邮政局为市域中心邮政局。市区及乡镇建设新区时,增建邮政服务网点,实现邮政电信业务全部微机化管理。
电信设施布局规划,规划市电信局为市域中心电信局,市域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近期15万门,远期30万门,市话普及率近期13.8部/百人,远期24部/百人。农村行政村电话通话面达到100%。完善市话线路的敷设,市话网按城市道路进行布置,尽量利用原有电缆管道,规划主干线路采用地埋电缆管道,分支线路采用架空电缆。线路敷设在道路的西侧或南侧。
新建居住小区,要同时建设小区级邮政局。在城区内适当位置设置邮政信箱、信筒及公用电话。
远景发展要建设一座综合通信服务中心,配置数字微波、光纤电缆等通信交换设备,积极开发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形成一个立体式的通信网络。
5、市域防灾设施工程规划
(1)市域防洪工程规划:规划延东辽河和新开河岸的市区和乡镇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防;延其它主要支流为30年一遇设防。
公主岭市城市防洪等级为Ⅲ级,规划市区防洪堤坝按5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响铃水库防洪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
(2)市域防震抗震规划:公主岭市为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区,规划在市政府设置市级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按乡镇及街道划分片区,设区级指挥中心,负责本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规划将各级指挥中心与各类救护中心结合,配备双线通讯线路及无线通讯系统。规划避震疏散通道主要利用城市的主次干道及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相联系的骨干道路,形成通畅的快速疏散体系,市区疏散的主要方向为北部和南部。对避震疏散通道沿线建筑的控制高度和建筑后退距离严格审批,以保证建筑物倒塌后仍能疏散通行。规划将城市公园、广场、运动场及学校操场开辟震时的主要疏散场地,应加以严格控制和保护。
重点加强对各镇区的通讯设施、医疗设施、交通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等生命线系统的防护措施,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防。对原有的工程设施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须进行加固和改造处理,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要求具体实施,达到抵御基本烈度地震的抗震能力。
(3)市域人防规划:按平战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镇区道路系统,保证对外交通的畅通,适应战时人口疏散的要求。各镇(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在规划和建设时应考虑防灾的要求,尽量分散布局,避开危险区。对生产、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工厂和仓库,其新选址应远离各镇(乡)中心区。市域内重点防护目标为城市水源保护地、二龙山水库、二十家子水库、杨大城子水库、卡伦水库及其它重要设施。对城市绿地和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严禁占用。
(4)市域消防规划:在规划近期建设范家屯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在各中心镇建设小型普通消防站,在各乡镇建设民办消防队。在市区岭西结合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的建设,与城市消防指挥中心合建。
消防通信近期实现全市域消防通信有线、无线联网工程,有线通讯要设立两对“119”火警线,完成消防无线三级通讯网络的建设。
(5)市域预防地质灾害规划:市域南部丘陵地带,具有发生不良地质灾害隐患的条件。在规划期内,市域各乡镇均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结合乡镇域的绿化建设,大面积植树造林,对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村屯选址上要避开不良地质区域,在坡地设挡土墙、截洪沟,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情况发生。对各种矿山建设区域,应明确采空区界线,防止塌陷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