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 市域环境保护规划
1、总体目标:至2010年,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效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至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达到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求。
2、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改革燃料结构,推广型煤技术,并提高其消费比例,逐步向使用液化石油气方向过渡,实现各镇区燃气化。在各中心镇和有条件的乡镇发展集中供热,在各乡镇大力进行街区绿化,减少扬尘和二次扬尘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天然气等低污染燃料。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至2020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至2010年达到<0.25mg/立方米,至2020年达到<0.2mg/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至2010年达到0.025mg/立方米,至2020年达到<0.025mg/立方米。建设集中供热工程、燃气工程,对烟尘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建设治理改造,搬迁现城区内水泥厂等重点工业污染源,在规划期内积极筹建热电厂工程。至2010年,各镇区无黑烟,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均值超标率在20%以下,二氧化硫日均值100%达标。至2020年,各镇区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均值控制在0.3mg/立方米,没有超标现象,二氧化硫日均值均达标。
3、水环境保护规划:严格实施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所有企业必须达标排放。规划期内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立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至2010年,市域内河流和水库水质达到国家II类水体标准,城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面水COD均值至2010年达到14mg/L,至2020年<14mg/L。工业废水处理率至2010年达到80%,至2020年>80%。对市区内河、兴隆河、新开河及东辽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继续扩建完善市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4、城镇噪声环境控制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噪声发生源,重点抓好工业、交通、生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规划期内,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应<50.5dB(A),城镇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dB(A),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0%。
5、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规划:加强工业灰渣管理与综合利用,加强矿山尾矿管理,防止水土流失,镇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各乡镇规划期内均应建设各自的垃圾无害化填埋场。至2010年,镇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综合治理率达到75%;至2020年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达到90%,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第二十三条 市域生态保护规划
建设市域草原保护区(包括桑树台镇、毛城子乡、玻璃城子乡、杨大城子镇),到2010年该保护区荒漠化趋势得到治理,到2020年使草原植被得到彻底恢复。
建设水土及物种保护区,范围包括南部山区的二十家子镇、龙山镇和双城堡镇林区为水土及物种保护区,到2010年使该区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到2020年恢复该区原有的生态面貌。实施辽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造林面积达2200万平方米;大黑山水土保持工程,造林面积800万平方米;治沙工程,在市域西北部有荒漠化趋势的区域造林面积2200万平方米;封山育林工程,每年完成蓄封面积1000万平方米,至2015年,每年完成新封面积1000万平方米;桦树沟小流域治理工程,至2010年对龙山乡桦树沟小流域进行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6000万平方米。
建设生态示范乡镇。至2010年将二十家子满族自治镇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和农业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生态示范镇。在范家屯镇、怀德镇、杨大城子镇、秦家屯镇、大岭镇建设五个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促进生态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