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区坡度分析
(十三)地下空间利用与保护
进一步从立体空间上合理有序地组织城市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由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地下商业设施等组成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妥善处理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与其环境物理特征相适应,保护好地下历史遗产和考古文化遗址。
(十四)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目标
积极构建以都市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至2010年,初步建成长江上游交通和通信枢纽,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城乡协调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庆中央商务区初具雏形,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初步完备,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高,城市空间发展健康有序,初步形成开放和谐、高效集约、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山水园林城市。
2、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完善旧城区城市功能,更新旧城,有机疏散,调整优化城市结构,重点建设完善渝中半岛和两江四岸沿江地带,建设重庆中央商务区。在完善旧城区的基础上,近期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适当发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地区。积极引导新拓展地区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推进北部新区建设,超前进行东西两大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西永、茶园两个城市副中心。
3、近期重点生态建设与恢复地区
近期重点生态建设与恢复地区主要是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生态管制区包括组团隔离带、长江和嘉陵江及主城区污染严重的次级河流、郊区农村聚居区、城乡结合部、水源保护区、城市绿地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绿色森林屏障工程,加强大气、水等环境污染防治,开展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防治水土流失。加大绿地系统建设力度,完善旧城区组团绿化隔离带,建成一批公园绿地和绿色通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