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货运与生活性干道(网络)规划图
第三十五条 静态交通
宝山区的机动车停车供应策略是外环外“满足需求”、内外环之间“基本满足需求”。结合新建广场、大型公共建筑及交通枢纽等主要交通集散点的地下、地面、地上空间配置停车场(库),建设与道路容量相匹配、与动态交通相协调的停车系统,促进区域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1、停车泊位应与车辆同步增长;加大上海中心城宝山地区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加快中环、外环、郊环“停车-换乘”系统建设,满足综合交通战略需求,宝山区社会停车泊位按社会车辆保有量的20--25%配备。
2、外环内停车场(库)建设以中、小型为主,分散布局为宜;外环以外地区结合交通节点布置较大型停车场(库)。
第七章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第三十六条 规划目标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立完善的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与现代化滨江新区相协调的社会事业体系,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事业运行体制,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宝山新区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十七条 教育科研
规划目标:建成与现代化的滨江新区相适应的“一流教育”,建成与上海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由教育大区发展成教育强区。
规划布局:区属教育规划形成“1、1、2、10、11”的主体构架,即:
“1”—以上海大学为核心,加快建设上海大学产学研基地,形成上海西北综合性大学科教中心和科技产业化基地。
“1”—建成以行知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企事业单位、居(村)委社区为基础,载体多元、门类齐全、社会参与的,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2”—建成全国重点的宝山职校和产学合作、学用结合的公共实训基地,两个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力争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0”—整合高中资源,打造10所优质高中品牌,构建高质量可选择的高中教育。
“11”—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布局,建设11个配置均衡、各具特色、托幼一体、中小衔接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优质教育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