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1重点建设以精品钢及延伸业为主的宝山工业园区和以造船业为主的长兴港口产业岛。
2.2加大零星分布工业区向北部区级工业园区集中的力量与速度,严格控制工业园区以外的工业项目建设。
2.3加大吴淞工业区产业调整力度,逐步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污染型向环保型转变,按吴淞工业区整治实施规划全面完成整治任务,为吴淞工业区整体功能转移奠定基础。
2.4配合顾村地区建设,合理调整现有顾村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并逐步将零星工业向北部区级工业园区集中。
2.5建设上海北部物流中心,调整提升储运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2.6 在调整完善新城淞宝地区商业,使之成为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城杨行地区商业、顾村地区商业和上海大学城商业;随着外环线和共和新路混合高架等骨干道路的建成,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形象的生活区商业、交通枢纽型商业和中心镇商业。
2.7 重点发展钢材市场,把宝山钢材市场办成全国最大的钢材交易市场之一。规范、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装饰、建材、家俱市场。建设和发展进口商品集散市场。
2.8 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工业资源、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军港资源等促进都市旅游产业发展。
2.9 发展房地产业:重点发展宝山新城杨行地区、顾村地区、上海大学城地区、宝山南部地区等生活区。
3、构筑社会事业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1 教育事业: 依托上海大学,初步建成上海大学园区;三年内完成全区基础教育工程和中小学达标工程;加强两岛基础教育工程,完成两岛中小学达标建设;新建幼儿园25所;新建罗泾职业实训基地1所。
3.2 文化事业:完善社区文化服务载体;建立文化学习服务网络;开发文化交流平台;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艺术产品;加快广播电视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3.3 科技事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量2007年达到10万人85件,力争进入全市区县前六位。加快科技产业发展;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速科技园区建设;加紧科普设施建设。
3.4 医疗卫生事业:完成1所区医疗中心(宝山区中心医院)的建设;完成2所区域医疗中心(大场、罗店医院)的扩建与迁建;完成3所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改扩建;建设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完善12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3.5 体育事业:完成宝山体育中心的改造;建成通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区少体校训练馆、宝山区棒球学校、曹燕华乒乓球训练馆等;完成全区乡镇街道级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的选址,并启动5个乡镇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建设8个小型园林运动场;建设50个社区市民健身苑点;建设12万平方米居住区健身活动场地。
4、构筑全区绿色网络框架体系
改善宝山区整体环境质量,重点建设“一环五园”。即——宝山区域环城林荫步道以及炮台湾湿地公园、顾村西北公园、庙行楔型绿地,杨行地区“绿龙”公园和宝山工业园区中央公园五大公园,并为启动杨行地区与顾村地区之间的生态绿心建设做好准备。重点建设外环线和郊区环线500米防护绿带。启动蕰藻浜沿岸生态景观廊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