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六条 规划目标
配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策略,及上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构建多通道的对外交通联系网络,形成标准高、布局合理、系统完善、功能分明的,快速、便捷、畅通、高效的,多平面、多网络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区域交通以干路网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市域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本区域的延伸和覆盖;完善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和新城地区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区域内部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区域交通规划图
第二十七条 港口和内河航运
1、港口
以确立把宝山建设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优化货运结构。适应十六铺客运功能转移到吴淞口,建设和完善吴淞上海港客运中心。
黄浦江岸线:结合黄浦江沿江用地功能调整,建设完善吴淞上海港客运中心,承担本市的长江、沿海及陆岛交通等国内水路客货运业务。
长江宝山岸线:整合已利用岸线资源,建设罗泾港区。
长兴岛岸线:配合黄浦江沿江造、修船业的外移,建设长兴岛造、修船基地。
横沙岛岸线:结合“崇明、长兴、横沙”三岛联动开发,处理好横沙岛生态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2、内河航运
配合宝山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建设,提高内河航道集疏运的配套能力,优化内河航道及内河港区布局。
(1)加快形成宝山内河水域“二纵二横”货运运输线,集装箱内支线,河岸生态景观线。
(2)通过优化组合装卸产业结构,向大型化、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航道的货运型、生态型、景观型、混合型四大功能转化。
(3)搭建北部物流的水上平台,加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形成宝山区现代化的内河运输装卸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