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城市经济发展
第17条 发展战略
1、充分利用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新形势,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吸引人才;
2、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抢占区域经贸交流中心的制高点;
3、充分利用军工、机械工业优越,找到军工和民用、国家和地方工业最佳结合点;
4、加强国有经济的资产重组,调动私营经济活力,发展复式经济结构;
5、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完善并利用市场体系,强化外向型经济。
第18条 产业结构调整: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以建设城郊型和创汇型农业为导向,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第二产业向技术型、外向型工业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向无污染和少污染方向良性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加强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业,发展旅游业。
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19条 汉中市城市性质为:陕、甘、川经济交往的纽带,陕西西南部中心城市,以发展商贸、旅游、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生态良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20条 城市各组团主要职能
1、中心区承担着城市商贸、旅游、服务、金融、文教、行政、办公、居住等综合职能,为城市核心区;
2、褒城区是以文教、商贸、居住为主,服务于石门风景旅游的市区北部副中心;
3、周家坪区是区级行政、文化中心,主要以发展商业服务业、居住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承担市区南部副中心职能;
4、铺镇区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工业为主,商贸业发达的中心市区东部组团;
5、圣水区是以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为主的城市东南组团。
第21条 城市人口规模: 2005年45.71万,2010年51.6万,2015年61万,其中:中心区46万(老城区36万,鑫源2.5万,褒河车站1.5万,大河坎6万),褒城区4.5万;铺镇3.5万;周家坪5万;圣水区2万。
第22条 城市用地规模: 2005年城市建设总用地3988.48公顷,人均87.25平方米;201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4705.68公顷,人均91.14平方米;2015城市建设总用地5740.31公顷,人均94.1平方米。
第五章 城市用地及布局结构形态
第23条 中心市区用地分为三类,即适宜建设用地;改造后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分布在汉江河道等地段,占总用地的14%。
第24条 老城区南北两片、大河坎桥头、鑫源南部土地经济效益较高,属城市一等用地;老城区腹地、大河坎和鑫源周围地区,属二等用地;老城区和开发区之间属三等用地;零星分布在三等用地之间暂不能建设的地块为四等用地;汉江河道为不可使用地块。
第25条 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选择在老城区南部地段,其次是大河坎和鑫源以及周家坪,褒城、河东店、圣水、铺镇、褒河车站地区。近期以改造、提高现建成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主,到2010年城市主要发展江南大河坎和鑫源,以完善中心区用地结构。城市远景用地发展方向应为向南、向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