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内容和技术创新
编制体系立足创新,分近、远期两个层次,满足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建设要求。
通过对历届世博会成功经验的分析得知,世博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会经历一个从会前的“城市为世博”到会后的“世博为城市”的重点转移过程。上南路作为未来的世博大道,其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必将经历一个从会前“服务世博、整治配套”到会后“依托世博、提
升发展”的转移。因此,规划根据上南路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和建设要求,明确了按近期整治和远期策划两个层次进行规划编制:
近期整治范围为上南路沿线东西第一排建筑或道路红线东西各30米的范围。规划针对上南路沿线地区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南路道路拓建工程,明确世博会前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公建配套、重点地区开发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措施,确保地区功能和景观形象能够适应世博会的要求。
远期功能研究于整个三林世博功能区域以及更大的腹地范围,用地规划范围为上南路沿线东西各一至两个街坊及部分重要功能地块。规划合理确定世博会后上南路沿线地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用地布局、景观风貌及开发建设策略,最大程度发挥世博会的辐射效应、 实现三林世博功能区域整体城市功能和环境的提升。
近期整治规划首创规划导则和平面、立面实施图则,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领先性。
针对近期整治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规划重点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现状踏勘和现状资源梳理,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对规划范围内的现状用地与建筑情况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调查踏勘工作,采集了上南路沿线5.3公里各幢建筑的立面照片,并形成沿街立面的现状图;另外还结合开发动态(已建、在建和未建)和道路拓建工程计划,梳理出近期可建设用地等可利用资源情况,为后续工作展开奠定基础;按系统编制了景观整治的规划导则,从整体性角度统筹考虑上南路沿线的景观整治措施,注重整治后整体街道空间的和谐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