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针对大浑南地区在辽中南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区位特点,进行不同层面的定位:
针对全国的定位——新型制造业示范基地;
针对辽宁的定位——文化信息交流中心、高教园区;
针对辽中南的定位——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
针对沈阳的定位——高科技产业、智能化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金融商业服务中心,现代化生态居住区,休闲旅游区。
2.理性的整体形态观——分析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演变
大浑南地区是沈阳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基于沈阳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演变,结合沈阳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分析发现,在大区域层次上,未来沈阳将沿交通轴线发展,形成连接周边城市的带状工业走廊;在城市层面上,沈阳向北拓展面临农业生产区的限制;向东拓展面临生态保护区(世界园艺博览会)及行政界线的限制:向南拓展受到自然山体及煤矿开采区的限制;向西发展空间较大,具有沿浑河向西拓展的趋势。总体上说,沈阳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可能形成沿浑河发展的带状组团结构。
2002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后,中央城市金廊(CUC)跨河南延是总体发展趋势,人流、物流、信息流将会在浑河两岸集聚,我们建议在此区域结合拓展趋势、延续金廊的概念,将中央城市金廊拓展为中央城市区CUD(Central Urban District)。中央城市区不断集聚之后必会向东西两翼扩展,在西翼形成新型制造业新城,东翼形成生态居住新城。
基于沈阳城市空间的演变趋势,大浑南地区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方案也随着确定下来。
3.延续的发展战略观——城市发展战略的延续与提升
城市金廊,是近年来沈阳城市建设的重点战略,由2002年的《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所提出。城市金廊,对近年来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为保持城市战略的确定性和连续性,推动沈阳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规划延续了“金廊”的战略思路,向浑南地区拓展。同时,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背景,对“金廊”战略进行扩展和提升,对“金廊”进行再释义一一沈阳21世纪最有价值的地区,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从而建立新的城市价值观。
通过对金廊的重新诠释,未来金廊概念将得以拓展,金廊的价值得以更大发挥,其形态也将演变。尤其是未来大浑南地区的发展,城市外部环境的影响,金廊的形态也将经历三个阶段,由单一带形变为点轴复合的形态。
4.务实的规划技术观——细化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
大浑南地区位于沈阳浑河南岸,与浑河北岸地区共同形成沈阳“一河两岸”的城市空间形态。为了以浑河为发展轴线,两岸的用地布局应统筹考虑。“一河两岸”城市形态的规划方法,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实践。其中,两岸“缝合”的规划思路较为科学。然而,如何
“缝合”,却缺乏深入探索。
本规划对“一河两岸”空间规划的“缝合”方法进一步探索,针对沈阳城市空间的形态特点,对浑河沿线规划布局提出了一种深入研究的模式——两岸功能“对应缝合”模式,指的是对浑河两岸功能对应布局。通过划分为科技产业功能缝合区段、都市功能缝合区段、休闲居住功能缝合区段,使同一河段两岸的功能趋于对应一致,或者相容,以保证两岸功能区相互不会干扰,景观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