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心城区
1.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
形成“一核、两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核”为黄泗浦生态核;“两组团”为杨舍组团和塘桥组团。
(1)杨舍组团
包括公共服务核心区、城北科教研发区、城南商贸高新区、城东综合文化商业中心区、城西生态居住区五个功能分区。
(2)塘桥组团
包括枢纽站商务核心区、鹿苑生产力促进基地和塘桥生活服务区三个功能分区。
(3)黄泗浦生态核
包括黄泗浦文化生态园、黄泗浦综合服务区和黄泗浦生活居住区三个功能分区。
2. 中心城区公共中心体系
中心城区形成“市级、分区级、居住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1)市级中心
包括城市生产服务中心和城市生活服务中心。
城市生产服务中心由塘桥商务中心、城北商务中心和城南商贸中心三处组成;城市生活服务中心由杨舍商业核心区、城东商业中心、黄泗浦活力中心共同组成,构建南苑路和乘航路综合性公共设施复合轴带,形成市级综合性生活服务集聚区。
(2)分区级中心
规划两级分区级中心,承担各功能分区综合服务职能。一级分区中心包括城西中心、塘市中心和塘桥老镇中心三处。二级分区中心包括城北分区中心3个、城西分区中心2个、城东分区中心1个、鹿苑分区中心1个和塘桥分区中心2个共9处。
(3)居住区级中心
居住区级中心结合各居住区进行统一规划布局,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五)综合交通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主干路规划
1. 交通发展策略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发展体系,建设区域性货运和公共交通枢纽。提升货运交通效率,建设客货运分离系统,形成以水路、沿江疏港货运通道、铁路货运为主体的多种交通方式综合联运的货运体系。促进城市交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完善城市主次干路网系统,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实施差异化的交通发展,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体、以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2. 铁路
客运铁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三条铁路汇集在张家港,在塘桥地区形成张家港枢纽站,在杨舍和金港设置城际轨道站,分别是张家港北站和金港站。预控苏锡张城际加密线由张家港南部进入,在西区大道新泾路预留城际轨道站点。
货运铁路 :建设货运铁路和货运铁路支线,设置张家港货运站、金港港前站。
3. 市域轨道
近期:市域规划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并形成“十字形”的结构,与市域一级客运交通走廊相一致。至2030年规划线路总长48.8公里,共42个站点。
1号线:总长度34.2公里,共设置约29个站点。预留张家港枢纽站向南至凤凰的城市轨道交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