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引导江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修编重点
1. 建立现代化目标体系
2. 探索符合江阴实际的新型城市化路径
3. 探索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转型路径
4. 构建相对稳定的市域城乡空间格局
5. 强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能级
6. 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
7. 弘扬城市文化、塑造滨江花园城市特色
(三)规划范围
规划区:江阴市域,总面积987.5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至泰常高速公路,南至规划江阴大道(西段)-京沪高速公路-常合高速公路(东段),东至新桥西边界,北至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417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二、目标与策略
(一)城市性质
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二)城市规模
到2015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22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54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85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239万平方公里以内。
市域总人口近期控制在212万人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人以内,远期控制在310万人以内。
(三)总体目标
至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至2030年,总体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将江阴建成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国际化滨江花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