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案例 >>保护改造 >>
 
西汉帝陵群文物本体与环境的保护

时间:2007-07-0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名城所
    
院技术总负责:王景慧、所技术负责:张兵、缪琪。
    
规划编制组成员:赵中枢、王川、张健、左玉罡、周伟、张高攀、胡敏、莫依娜等
    
    
    1
、西安宣言对遗产环境的界定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20051021于中国西安通过的《西安宣言——保护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座里程碑。《西安宣言》强调在保护文化遗产本体的同时,要比以前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环境的保护。
    “
不同规模的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包括建筑个体、规划空间、历史城镇、陆地景观、海洋景观、文化线路和考古遗址,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来自于人们所理解的其社会、精神、历史、艺术、审美、自然、科学或其他文化价值,也来自于它们与其物质的、视觉的、精神的以及其他文化的背景和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
    “
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除实体和视觉方面含义外,环境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的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利用或活动,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前的、动态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
    
根据《西安宣言》的精神,我们在西汉帝陵群文物本体与环境的保护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2
、西汉帝陵群的位置及其特点
    
西汉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帝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建设帝陵,并都建有规模很大的陵邑,后迁豪贵居陵邑之地,称五陵邑,这一地区后来称为五陵原。西汉11位皇帝有9位葬在五陵原。关东的将,关西的相,咸阳原上埋皇上。周秦汉唐遗址在这里集中分布。总面积517.37平方公里,人口53万。
    
长安城是汉朝的重要舞台,五陵原是汉帝王休息的地方。中国人的传统礼念:事死如生,因此,西汉帝陵群是研究汉字、汉人、汉民族、汉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
    
西汉帝陵群面临的规划特点是遗址范围大、发展压力大、技术难题多:
    
遗址范围大,在5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九座帝陵,有12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分布十分集中,且处于关中经济较发达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尖锐。目前,国内还没有先例。
    
发展的压力增大。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咸阳紧临西安,属于龙头的重要部位之一,如何解决咸阳与西安在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上的互补与协调,从大区域的角度给予位于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尤其是农民以发展的出路,也是这次规划需要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西汉帝陵群从东到西长达40公里,陵与陵之间有相当的距离,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区分西汉帝陵群的主体与环境,区别保护措施,才能使保护规划落到实处。
    
    3
、确定大遗址保护的主体与环境
    
根据实地调查,我们提出西汉帝陵群本体的保护对象包括西汉帝后陵封土,西汉帝陵陵园内部各组成部分,西汉帝陵与陪葬墓、陵邑、从葬坑、司马道等内在功能联系的挖掘与保护等方面。
    
西汉帝陵的布局有如下特点:
    
帝陵陵园:陵园座西朝东。
    
帝后陵的合葬:同茔不同穴。陵侧立寝,陵旁立庙,定期祭祀。
    
封土形式:正方、长方形覆斗形。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为长方的覆斗形,其余诸帝都作正方的覆斗形。
    
司马道:与帝陵四条墓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分别与陵园四座司马门相对,也称司马门道司马道
    
陪葬墓: 基本分布于帝陵以东、以北,以东的陪葬墓分布于司马道两侧。
    
陵邑: 长陵陵邑、安陵陵邑、阳陵陵邑、平陵陵邑、茂陵陵邑。
    
环境的保护包括西汉帝陵之间的景观环境的保护,规划区其它文物古迹的保护,五陵原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其中帝陵之间的景观环境的保护是本次规划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即使帝陵主体得到有效保护,景观环境如果丧失,帝陵群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世界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遗产本身保护较好,但是在山庄与外八庙之间的地带,由于控制不力出现了一些高层别墅,严重影响了世界遗产的环境,破坏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的整体完整性。
    
    4
、西汉帝陵群文物本体与环境的保护
    
西汉帝陵群文物本体如上所述为西汉帝、后陵封土,西汉帝陵陵园内部各组成部分等,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分析论证,历史价值分析、管理评估、利用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此不赘述。
    
西汉帝陵群文物环境的保护我们提出了划定西汉帝陵文化区的保护措施。
    
1)划定西汉帝陵文化区的目的:
    
通过划定西汉帝陵文化区,在帝陵保护范围以外的更大区域内对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更好地保护西汉帝陵周边环境,体现五陵原西汉帝陵群体价值。
    
2)划定西汉帝陵文化区的原则:
    
①保证西汉帝陵的群体环境完整性。将帝陵陵区之间的空间纳入文化区。
    
②保证帝陵保护范围周边一定地段内景观环境的协调。以视线分析的研究结论作为划定依据。
    
③便于文化区的管理与保护控制措施的实施。以现有道路、地形地貌边缘作为文化区边界。
    
西汉帝陵文化区是指以五陵原九座帝陵为主体形成的区域,面积240平方公里。本区域的划定第一次将五陵原帝陵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范围,有利于帝陵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同时,范围的划定照顾到南部原面的完整,西、北、东部考虑了现状道路、村镇和自然地形等因素。使帝陵群有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解决好其中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在保护的前提下,使其成为五陵原旅游精品线路。
    
    5
、西汉帝陵群环境的景观控制
    
1)景观保护控制目标:
    
①保护帝陵与咸阳原、泾河、渭河等与帝陵选址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景观视线,保证遗址历史自然景观的延续。
    
②保护五陵原原面的高敞广阔:保持帝陵高大、突兀的形象。
    
③保护各相邻或相近帝陵之间的景观视线联系:体现帝陵群宏大气势,保持帝陵雄浑、古朴的文化氛围。
    
④保护帝陵及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景观格局。
    
⑤保持帝陵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历史沧桑感,及自然郊野情趣。控制不和谐的人工景观要素,协调工农业生产达到景观保护的要求。
    
2)景观控制对象:
    
①村镇建设用地中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工矿企业厂房。
    
场地,包括广场、企业内场地、停车场地、现代墓园等占地面积较大的硬化铺装场地。
    
地面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包括高压线、道路及交通标志等
    
3)景观保护措施:
    
①高度控制
    
五陵原作为西安、咸阳的生态涵养区,结合现状机场净空区高度限制要求,建议五陵原(二道原上)上不宜超过六层。
    
西汉帝陵文化区内除周陵镇、底张镇等现状城镇外,应避免其它大型基础设施、新村镇居民点等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大规模建设行为。
    
咸阳规划城市建设区中位于头道原以上的部分,离帝陵群体较近,建筑高度不宜超过二道原原面边缘高度。
    
②划定景观视廊
    
二道原上视线通廊内现状村镇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层,檐口高度4.5
    
司马道两侧各控制300为非建设用地。两侧各300450范围内建筑高度为1层,檐口高度4.5
    
划定各相邻或相近帝陵之间东西方向的景观视廊,景观视廊内不应有新的村镇选址建设,已有村镇应按照景观协调的原则进行景观环境整治。
    
划定各帝陵、后陵、陪葬墓园之间的景观视廊。景观视廊内不应有新的村镇选址建设,已有村镇应按照景观协调的原则进行景观环境整治。
    
划定帝陵南向的景观视廊。
    
现状茂陵、平陵南向视野开阔,陵上可以俯瞰渭河河谷,应保持这一对视关系。
    
利用秦咸阳城遗址保护的有利条件,保持长陵、安帝、阳陵的帝、后陵封土与渭河谷、泾河谷的视线联系,保持长陵与汉长安城安门大街的视线联系。
    
③控制新建建筑色彩、体量、造型。
    
咸阳原的原生环境色彩是黄土的土黄色、植被绿色、建筑暖灰色和建筑冷灰色。原上以帝陵封土为基点5公里范围内,原下位于景观视廊范围内的建筑色彩应与帝陵环境色彩相协调。避免采用大面积的纯色色块,避免单栋建筑的色彩与周围环境色彩之间在明度上的强烈对比,使建筑融入文物背景环境之中。
    
根据咸阳城市从南到北为河、城、原的景观特点,规划为水、城、林的布局。即城南的渭河已经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城市湖面;咸阳城市发展方向基本在二道原下向西发展;原上历史上森林茂密,规划在原的南(靠近咸阳城市)、北(泾河南岸)种植林木,形成绿色屏障。

 
    
    道路规划图
    
    
    道路现状图
    
    
    
    地理位置图
    
    
    
    景观视廊与高度影响分析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文物古迹分布图
    
    
    
    西汉帝陵文化区范围
    
    
    
    西汉帝陵展示规划图(一)
    
    
    
    西汉帝陵展示规划图(二)
    
    
    
    西汉十一帝陵分布示意图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西汉帝陵群文物本体与环境的保护 的资料
· 大自然保护协会一行到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2016-03-14]
· 汉中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颁布实施 [2016-02-16]
· 仇保兴:我国古村落的价值、问题及保护发展对策 [2015-10-28]
· 探寻苏州三山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之路 [2015-09-09]
· 创新创业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反思 [2015-09-09]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