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皮塘绿化景观区
古城的四角及城内的十三个皮塘水坑,是城内的主要绿化景观区。位于城中的三个皮塘以市民休憩公园的绿化方式为主,为居民区的休闲健身场所。古城东北角的四个小皮塘,结合附近的元代夯土城墙,建成古代城池文化中心,以现代展览建筑的园林景观为主,注意采用当地绿化树种进行绿化。东南角靠近东马道的皮塘以维持现状皮塘面积和植树绿化为主,靠近南马道的皮塘以田园绿化和景观营造为主,与魁星楼构成完整的景区。南部文昌阁以南的皮塘以园林绿化为主,形成与文昌阁、文庙遗址公园一体的文化景观区域。古城最大古城西北角和西南角皮塘,宜建成休闲娱乐性质的郊野公园
3 传统建筑风貌区
由李家大院-城隍庙建筑群、武汝清故居建筑群、武禹襄故居建筑群、太极武馆建筑群、南上坡街历史街区、孔庙遗址公园等六片保持传统建筑特色的风貌区组成。主要是展示古城传统风貌的景观营造区。
4 传统居住筑风貌区
主要是分布全城的以现代合院住宅为主要景观风貌的居住街区。要注意保护分布其间的古树和景观大树。并加强和延续传统的合院绿化景观。
第二款 景观轴线规划
1 传统商业街景观轴线
规划全城的主要商业旅游服务设施沿东西大街和北大街及南大街北段分布,沿街建筑采用广府传统的商业建筑形式,形成古城最繁华热闹的社会景观轴线。
2 轴线节点
北大街轴线上的节点从北向南主要有府北桥、贞元门;南大街轴线上的节点从南向北主要有府南桥、阳明门、县前口(三山之一)、府前口(三山之一)、“三辅襟喉”牌坊。东西大街从西向东的节点主要有府西桥、保和门、府前口、囤市口、阳和门、府东桥。
第三款 景观节点规划
1 参观景观节点
主要有沿护城河分布的清晖书院、傅公祠、杨公堤、杨禄禅故居以及沿大街分布的状元府、太和堂、武汝清故居、申氏祠堂。
2 眺望景观节点
主要有古城墙恢复重建的东门和南门城门楼及魁星楼、天皇庙,及位于杨公堤上的卧波桥。
3 街巷对景
主要指分布全城设于众多丁字路口的小庙神龛,既提示了古城的丁字街巷特征,又有较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4 传统公共建筑景观标志
规划在传统的府县双署、双学、双武、双庙以及贡院的位置进行标志示意。府署、县城隍庙、县学、武庙、贡院采用碑阙等形式提示。府署处设“三辅襟喉”牌坊提示,府学前立“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坊提示。县署前立刻有“滏水流香”、“聪山毓秀”的两根望柱提示。武衙门(游击署)则采取修复大门的形式进行标志。府城隍庙则采取完全恢复重建的形式进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