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规划结合周边环境分别对5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不容许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超过文物保护建筑高度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附表:文物保护单位汇总表
编号 |
名称 |
地址 |
年代 |
等级 |
占地
面积 |
建筑面积 |
备注 |
1 |
广府古城墙 |
广府 |
元代至明代 |
省级 |
- |
- |
- |
2 |
弘济桥 |
东桥村滏阳河上 |
明万历46年重修 |
省级 |
- |
- |
- |
3 |
武禹襄故居 |
迎春街 |
清末 |
省级 |
3800 m2 |
915m2 |
故居入口已改动 |
4 |
文庙大成殿 |
囤市街 |
明初 |
省级 |
- |
- |
已毁于1982年火灾,现为遗址 |
5 |
杨禄禅故居 |
南关 |
清中 |
省级 |
1230 m2 |
385 m2 |
现有建筑为近代新修。 |
6 |
西八闸 |
永年洼大堤西南 |
明代 |
省级 |
- |
- |
- |
注: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详见附件二;西八闸不属于本次规划内容。
第三款 保护建筑
经过对广府古城的历史遗存详细踏勘和审核后,本次规划共划定保护建筑18处。编号为1、3、17的保护建筑可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保护要求
对于保护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修缮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广府古城的传统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的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建筑维护修缮应优先采用旧料来更换损毁构建,修缮的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故”。保护建筑禁止拆除。
附表:保护建筑汇总表
编号 |
名称 |
地址 |
建造
年代 |
建筑
面积 |
占地
面积 |
层数 |
进数 |
产权 |
1 |
武汝清故居 |
囤市街14号 |
清中晚期 |
920 |
5250 |
2 |
3 |
公房 |
2 |
范氏义学(李宅) |
北大街 |
清代 |
250 |
1170 |
2 |
1 |
公房 |
3 |
状元府 |
北大街25号 |
清代 |
240 |
295 |
1 |
1 |
私房 |
4 |
范氏故居 |
北大街24号 |
清代 |
228 |
733 |
1 |
1 |
私房 |
5 |
李氏故居 |
东大街 135号 |
清代 |
92 |
403 |
1 |
1 |
私房 |
6 |
当店 |
东大街 137号 |
民国 |
80 |
80 |
1 |
1 |
公房 |
7 |
太和堂 |
西大街 15号 |
清末民国 |
144 |
820 |
1 |
2 |
私房 |
8 |
孔宅 |
西大街104号 |
清中晚期 |
54 |
160 |
1 |
1 |
私房 |
9 |
王宅 |
慎贤街14号 |
民国 |
208 |
580 |
1 |
2 |
私房 |
10 |
天主教堂 |
南仓门街 |
民国 |
271 |
1100 |
1 |
1 |
宗教用房 |
11 |
修道院 |
南仓门街10号 |
民国 |
365 |
890 |
1 |
2 |
私房 |
12 |
清末民居(彭宅) |
南上坡街19号 |
清末 |
74 |
303 |
1 |
1 |
私房 |
13 |
清末民居(唐宅) |
南上坡街23号 |
清末 |
281 |
700 |
1 |
2 |
私房 |
14 |
许氏故居 |
葛家口28号 |
清末 |
171 |
335 |
1 |
1 |
私房 |
15 |
清末民居(王宅) |
葛家口4号 |
清末 |
308 |
830 |
1 |
2 |
私房 |
16 |
仝宝廉宅 |
育贤街 |
清末 |
344 |
1475 |
1 |
3 |
私房 |
17 |
申氏祠堂 |
南大街 |
清代 |
129 |
129 |
1 |
1 |
私房 |
18 |
游击署旧址 |
北大街西小巷 |
清末民国 |
71 |
71 |
1 |
1 |
- |
注:详见附件三:保护建筑调查表;面积单位为: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