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滨江路西段规划
沿滨江路西段规划2~4层的单元式商品房,沿路为1层商铺2层住宅,内部为3、4层。建筑为院落或行列式布局,灰色坡屋顶,白色或冷灰墙面。沿滨江路商业店面,经营项目应多元化,店面按框架柱距分隔,但立面设计应在协调中有变化,需避免简单的重复。每个组团配一定数量的露天停车场和相关配套设施。
8.4 古城墙恢复设计
结合风貌不协调建筑和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的拆除,恢复古城墙南段和东段的局部。现状保留较好的城墙段清理后直接展示;残缺的城墙段,可做原状保留也可做有区别的修补;城墙缺失的部分,可有区别的修补完整也可用绿化和铺地进行标识。
古城墙沿线修步行道和小面积硬地,种植花木,供市民休闲、锻炼。城墙东南角设广场,是古城墙遗址的重点展示部位,城墙可局部修复完整,并有登城的踏步,结合临近的清真寺,配置相应的娱乐、饮食、旅游服务设施。广场通过地面铺装、成组树木及广场景观建筑来划分空间,使之与古城传统的空间尺度和肌理相协调。沿古城墙的公园与周边民居建筑自然融合,不应设隔离设施。
9 绿化
保护区现状绿地主要以庭院绿地形式分散于各个居住合院的天井内,沿街巷的绿化主要以解放后新栽的梧桐为主,集中在保护区的北部。保护区没有专门的公共绿地。
9.1 存在问题
1.古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不足。
2.园林绿地和游憩服务设施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掘古城保护区滨江地带的自然优势。
9.2 规划措施
扩大绿地面积,充分利用现有边角空地进行绿化。加强园林绿地、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庭院绿地、垂直绿化等多层次绿化建设,作到点、线、面结合。注重本地树种和其他植物的搭配,多种植传统树种和花木,营造与古城相宜的绿化环境氛围。
10 公共设施
规划的保护区内现有部分行政办公单位和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各一座。考虑阆中城区现状的发展情况,保留教育单位,迁出部分行政办公,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适应街区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
11 旅游
11.1 旅游产品规划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中,要扩大阆中旅游业的规模,除了为游客提供传统的名胜古迹、自然人文景观外,还应当提供给游客游览古城传统历史街区、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参与日常生活等旅游活动。
11.2 游线规划
旅游线路规划分为水上游线和路上游线两条。
12 市政设施
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是提高保护区内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应当作为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