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历史研究
1 历史研究
1.1 古城的演变
阆中历史悠久,仅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算起,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汉初至现在经历两千多年,古城位置基本未动。
1.2 街区的演变
阆中古城选址,有效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顺着等高线走向的街道和建筑。县城有91条街道,街道呈棋盘式布局.
2 街区价值分析
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
3 街区特色分析
3.1 整体风貌特色
3.2 建筑特色
阆中现状保存较好、有特色的古民居院落共12座,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街巷后建筑布局多是四合院、一颗印、一字形、多字形(即不规正对称的四合院组合意即多子、多幅、多寿)。
3.3 街巷特色
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传统街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
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一层,有1.2~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
4 街区面临的问题分析
4.1 历史街区面临功能性衰退
4.2 风貌正面临现代多层高层建筑的侵蚀。
4.3 街区的市政设施不完善,院落内厨卫设施不配套。
4.4 多数木结构建筑由于常年缺少正常维护和维修,房屋急待进行整治。
4.5 街区房屋存在潮湿,采光、通风不良,热工性能不佳等问题,室内环境需要改善.
4.6 古城建筑多为私人所有,而房屋所有者又以低收入者为多,没有能力自主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保护和维修。
4. 7 嘉陵江防洪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