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都市圈总人口1620万,哈尔滨部分总入口1050万,绥化部分570万
五、城镇体系发展目标
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城市类型完备,实现城市规模等级优化;完善城市职能结构,实现有序分工,功能互补;调整城市群体的空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促进大都市圈城市群体向网络比方向发展;协调规划和合理建设,完善大都市圈内的大型基础设施,提高大都市圈基础设施印经济效益。

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规划
1、城镇体系职能等级划分为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一般建制镇五个层次。职能功能规划除确立综合性的多功能城市外,还形成加工工业、贸工农、农贸、商贸、交通枢纽、风景旅游等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类型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2、等级规模规划从区域平衡的视角出发,以哈尔滨市区、尚志市区、绥化市区,远景的方通联合体作为大都市圈东、北、西南及全域的地区的支点,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3、空间协凋发展规划与模式集中力量建设核心城市;构筑三大圈层分工协作,节点轴线式发展体系和以三大经济区为龙头的建设模式。调控大都市圈城镇体系整体格局时采用"分散--集中"的空间发展模式以"网络化组合城市"为大都市圈的新型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大都市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
七、战略指导意义
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承接了《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对其中最重要的哈尔滨经济区中哈尔滨市和绥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同时,对本轮的哈尔滨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城市性质、规模和总体布局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大环境大背景,哈尔滨大都市圈规划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城市的规模结构更趋合理化;城市职能结构实现了有序分工和功能互补;强调城市群体的空间结构,促进大都市圈城市群体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协调布局大都市圈内的大型基础设施、生态工程、信息网络、文物古迹保护等区域性的设施,提高城市的核心竞尹力与综合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