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条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整合区域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构筑由 “两环六横十三纵”的高速公路网络、“三横七纵”的干线铁路网络、“四横四纵”的城际轨道网络、“三横三纵”的干线航道网络以及由五大机场、四大深水枢纽港区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元化交通方式一体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1、航空:强化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枢纽机场的核心辐射作用,发挥深圳机场作为区域航空枢纽的重要补充作用,加强珠海机场对广东西翼地区的干线机场服务功能,条件成熟时建设惠州、肇庆支线机场,并通过通航权资源开放和机场经营权开放,促进珠江三角洲主要机场之间以及与香港、澳门机场之间的经营协作,整合“大珠三角”的航空资源。
2、水运:发挥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国家级主枢纽港的主导作用,培育惠州枢纽港。重点发展广州南沙、深圳盐田、深圳西部港区、珠海高栏等深水港区,培育惠州大亚湾等深水港区,加强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等支线港、喂给港与各主要深水港区的联系。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特点,发展以西江为主,北江、东江为辅的内河航运网络,加强港口的陆路疏运网络的建设,改善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
3、高速公路:适时建设(东岸)机荷高速跨珠江口连接(西岸)西部沿海高速、江中高速的南部跨海高速公路通道;延伸常虎高速、莞惠高速向西经西岸都市区至云浮、广西,向东至揭阳、福建,形成珠三角中部高速公路通道;建成京珠高速、粤赣高速、广贺高速、广梧高速、广清高速(北延)、广从高速(北延)、博深高速(北延),打通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珠三角北部高速、广珠西线(太澳)高速、江肇高速、江珠高速、广深沿海高速、增深高速、深惠沿海高速,加强城镇群内部及与港澳之间的交通联系,与现有高速公路一道,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
4、铁路: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加快出省铁路干线建设,增强和完善铁路网络。在对京广、京九、广茂、广梅汕等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的同时,建设京广客运专线(近期建设武广段),并南延至深圳、香港,沟通中国南北;建设国家沿海快速客运专线,沟通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建设广茂线经肇庆至广西梧州、柳州的铁路,以及肇庆-惠州北线铁路,沟通大西南地区;建设广珠铁路,形成大西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带动西岸都市区的发展;建设广茂线经新兴至开平、南湾的铁路,开辟西岸都市区另一出海通道。以广州铁路枢纽、深圳铁路枢纽为基础,建设国家东南沿海铁路综合枢纽,形成广州铁路新客站、广州站、广州东站、深圳龙华站、深圳站等五个中心客运枢纽站,以及珠海、佛山、江门、东莞、惠州、肇庆等六个辅助客运枢纽。
5、城际轨道:加快建设以广州为中心,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为主轴,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构筑区域快速公共客运交通网络,促进区域交通走上集约化、一体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6、交通枢纽:广州主城区(铁路枢纽地区、城际轨道枢纽地区)、南沙、花都-白云,深圳主城区(罗湖、皇岗、盐田)、前海-宝安、龙华-观澜,珠海主城区(唐家、横琴)、高栏港区、金湾-斗门等地,是珠江三角洲交通可达性最高的一级交通枢纽地区;广州黄埔,深圳平湖,佛山主城区、顺德,江门主城区,东莞主城区、虎门-长安、常平-横沥、石龙,中山主城区、中山东部地区、小榄-古镇,惠州主城区、大亚湾,肇庆主城区等地,作为次一级的交通枢纽地区,是组织区域交通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