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
2.商业设计:
“L”型的商业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而又兼顾了街面的美观。规划为沿西、南两个方向街面布置商业,西侧延申至小学南校墙,南侧延至与大运路相接。
商业建筑以2层底商为主,局部3层,与区内住宅建筑形成高低错落之势,避免城市天际线的单调。其中,屋顶花园建议种植较为经济的盆栽或土层较浅的草坪,避免栽种对房屋结构要求较高的大型乔木等。建筑风格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于现代中透露着些许古典韵味。色彩以灰色为主。墙面使用竖向窗与灰色石材交替衔接,增强建筑的韵律感。商业入口处多做落地玻璃,通体透彻,交相融和现代与时尚气息。点缀设计有花架、休息平台,架空的底层等,丰富了立面空间及整个商业群体的空间。
3.小学:
紧邻街心公园靠南沿街布置。校内沿西侧用地控制线布置运动场地,方便学生做操、锻炼,并用作上下学时人流高峰期的集散场所,同时阻隔街面对教学的干扰。教学楼沿东侧用地控制线布置,采用内庭院及半围合式建筑设计,将学校明确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减小相互间的干扰。
建筑风格多强调朝气活泼;色调以白、灰、橙红为主;主楼设计为4层,辅楼配以3层。侧窗的使用解决了自然采光的需求,同时节省能耗。校内景观设计趋于简单大方,开阔的主广场、别致的内庭景观以及环绕校墙的低矮灌木,在在营造了温馨儒雅的学习、运动环境。喷泉、流水的运用为校园添置了别样的活泼动感。

小学
4.幼儿园:
位在紧邻小学南侧和居住区西侧,均由外环路分割,并由商业建筑将其与街面界隔。形成对幼儿园的三面包围之势,既阻隔了外界对其的干扰,同时又减少对居民区的搅扰。园区北侧邻外环路直通规划区西出口以及东侧临外环路的交通道路设计方便了来往接送的人流及车辆的疏散。
建筑功能有休息室、室内外分班、集体游戏场、儿童饭堂等。园区建筑采用“积木”风格,整体用色鲜亮明快。诸如暖色系的建筑色彩、多彩的地面铺装、取巧穿插的花圃、灌木、造型可爱的木质矮墙等设计无一不在满足儿童好奇、一探究竟的心理。园内为三层建筑,立面以挖空几何圆形配以条形凹槽勾勒“积木”式主题,力求为儿童营造亲和、活泼的益智娱乐氛围。大幅玻璃窗及顶楼天窗的使用满足自然采光、通风的需求。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