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操作性原则
树立适度超前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形势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加强规划,统筹协调,逐步发展,充分发挥景区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四、规划要点
(一)规划区范围:
西至旧邕宾公路、南至邕宾二级公路及草帽山南山脚、东至原邕宁县及宾阳县界(即现防火路)以东约30米、北至之堪山山脊线以北约30米,包括昆仑山、领兵山、之堪山、大象山、草帽山等山体及其围合地带,总面积约69.4公顷。
(二)规划昆仑关景区的性质:
昆仑关景区的性质为:以昆仑关战役遗址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功能,集战争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艺术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三)功能分区规划
规划将遵循“昆仑关→昆仑关战役遗址→昆仑关景区”的发展主线,根据景区景源类型分布的特点,科学整合和提升旅游资源,围绕“古关楼→遗址文物→纪念馆、雕塑群”展开,并在突出表现“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式”和“震撼力”等特点下,以“铁血昆仑,威振华夏”为旅游主题特色,形成特征突出、主题鲜明的功能分区,既可以科学保护和深度开发昆仑关战役遗址,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规划将形成以文物史迹、纪念教育、民俗文化、拓展体验、生态休闲等为游览特征的功能结构,布局纪念缅怀区、南牌坊区、关楼区、碑林区、纪念馆区、关帝庙区、休闲娱乐区、拓展区、南入口区和北入口区等十个功能分区,构建旅游形象突出、旅游内容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体系完善的旅游景区。(见图4-42-02、4-42-03、4-42-04)
(四)主要建筑规划布局与设计要求
1、办公服务类建筑布局与设计要求
景区内独立于各游览景点之外,负责景区的办公、管理、接待、服务等的公共建筑。根据昆仑关景区的总体规划布局,规划在景区的南、北入口区以及休闲娱乐区和拓展区布置办公、管理、接待、服务等公共建筑。建筑面积约1770m2,占总建筑面积20.37%,
2、游览接待类建筑布局与设计要求
景区主要游览景点,同时也负责部分接待服务工作的建筑。昆仑关景区的主要接待设施有纪念馆、关楼和关帝庙,布置在昆仑关战役遗址的东面,是景区主要的接待、游览景点。建筑面积5770m2,占总建筑面积的66.4%。
3、小品类建筑布局与设计要求
景区内规划有亭、廊、榭、楼、平台等风景建筑、园林小品。根据景区的总体布局与游赏项目组织,分别布置风景建筑在各分区中,成为景区的休憩、观光、点景建筑。风景建筑面积400m2,占总建筑面积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