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环卫设施建筑布局与设计要求
环卫设施建筑指负责景区环卫保洁工作的各类建筑。昆仑关景区内主要布置有公共厕所,根据需要设置在入口区、南牌坊区和拓展区内。建筑面积250m2,占总建筑面积2.88%。
(五)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1、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保护
景区内的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主要是昆仑关战役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内的文物建筑有古关楼、阵亡将士纪念塔、将士公墓、纪念碑亭、南牌坊、北牌坊和中村正雄墓。
昆仑关战役遗址作为记载昆仑关战役历史信息的实物,具有极高的考古意义和历史科学价值,必须较好地保存历史的印迹。遗址保护的方式应是“保存”,以设立遗址纪念地的方式给予绝对的保持原状的护卫,以供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鉴赏;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物质形态方面和非物质形态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使其能在被利用中得到保护,在保护条件下能被合理利用,并且能使其价值得到增强,在旅游开发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2、自然景观资源保护
景区的自然景观包括重要地形、地貌和有关的山、水、树木、原野特征等,是供人们游憩赏乐的自然环境,是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故在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中,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五、简要评价
1、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一个光辉的日子里,全世界范围内相继筹划举行相应的庆祝和纪念活动,中共中央对纪念活动也作出安排部署,爱国主义热情在神州大地激荡,在华夏儿女心中涌流。加强我国相关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扩大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对外宣传,以史为鉴,教育和激励后人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是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意义既深且重。
2、2005年4月,南宁市成立昆仑关旅游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了对昆仑关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相关工作,决心把昆仑关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南宁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南宁市昆仑关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战役遗址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借鉴国内相关纪念馆的成功经验,深度挖掘昆仑关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昆仑关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并在结合南宁市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力求把昆仑关景区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精品景点。
4、该规划定性定位准确,总体布局结构合理,内容和深度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南宁市昆仑关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控制实施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