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时间:2005年5月-2005年12月
编制单位: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一、项目背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形成广西和南宁市旅游业和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大南宁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推进广西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增进海峡两岸联系,加大对昆仑关旅游资源的深度发掘。拟组织开展编制昆仑关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工作,将昆仑关规划成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品位高、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热点,同时,指导旅游区的保护与开发,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
1、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纪念抗战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并用这一精神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依托昆仑关战役遗址,以战史文化为切入点,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昆仑关旅游资源的前提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革命传统,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3、结合南宁市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对景区资源进行丰富和整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昆仑关景区建成为既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又不乏时代特征的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的南宁市特色旅游景区。
三、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贯彻国家对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指导思想,参照国内外同类景区的先进建设经验,切实保护好昆仑关战役遗址。
2、全局性原则
对昆仑关景区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深入挖掘景区资源的内涵,积极开发整合各类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增强景区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因地制宜原则
规划设计尽量利用景区内的原有地形、水体,少动土方砌石,避免过度开发对战争遗址及其环境造成损坏,维护景区的整体性,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到“景在山中,山在园中”。
4、系统协调原则
提高景区环境质量,增设交通与服务设施,注重各景点的空间环境设计、建筑布局、绿化配置和工程管网配套等,使景区在空间流程上通畅,保障旅游者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的高效组合,形成一个合理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