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海外旅游客源分析
海外游客以观光游览三峡自然风光和三峡工程建设为主,并以旅行社组团为主,散客所占分额很少。自1994年起,国内游客一直保持上升趋势。1997年大江截流,国外游客达到历史最高记录(7.4万人)。港澳台游客则时起时落,1993年达4.4万人之后,至1995年达最低谷(1.3万人),1996年之后,又开始呈现上升均势。1997年达历史最高水平(5.1万人)。
据1996年《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海外游客(主要是商务旅游)在宜昌市平均停留时间为3.7天,长江三峡旅客在宜昌市停留时间不足1天,另外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游客的人均消费162.5美元/日,但以船上消费为主,宜昌市收益甚微。
海外游客中,外国从与港澳台游客比例变化不定,外国游客中,以日本、美国游客最多,其次为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韩国。
二、旅游客源市场走势分析
1、海外市场走势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9年全国旅游人数为6.63亿,旅游收入为4530亿美元。欧洲是国际旅游市场的主体,但其比重已逐渐下降,且90%以上的欧洲旅游者是在欧洲内部及附近的地方旅游;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国际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地区。
国际旅游消费模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2020年旅游预测,本世纪头20年主要旅游动机很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在农村重新发掘人类生活本源,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文化遗产;理解和欣赏自然、文化环境;追求专项旅游或特殊爱好的旅游,如体育活动、追溯家庭历史、摄影和科学考察;为逃离现代都市压力进行休闲旅游,比如与家庭成员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具有一定内涵、知识性和价值的旅游体验在这种总体趋势下将备受关注。
与此相关的发展趋势是:
(1)散客旅游逐渐多于团体旅游;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地区性旅游和中程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自助旅游将代替包价旅游;人们外出旅游的频度将增加,但每次外出的时间将减少;
(2)商务、会议将成为团体旅游的最大客源,奖励性质的旅游也将以组团为主;
(3)世界老龄人口和劳动力的“提前解放”,将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旅游队伍;
(4)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问题进一步突出,人们对城市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也日益突出。回归自然的旅游日益受到欢迎;
(5)新的旅游产品将问世,主要指健康型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保健旅游和生态旅游)、专项求知旅游产品(修学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学艺旅游和科技旅游)、刺激性旅游产品(激流探险、登山、海底旅游、极地旅游、沙漠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主题公园旅游等新的形式,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6)以政府为先导的旅游促销活动将得到加强,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1999年接待的外国旅游者和全部海外旅游者(包括港澳台地区)已占便于份额的1.27%和10.98%,后一数据说明中国已成为10个接待国际旅游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就海外旅游客源地分布及其发展趋势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
(1)大部分入境旅游者——几乎占到四分之三,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三个地区。但港澳地区的一日游游客人数却很巨大,主要目的地集中在广东地区。尽管如此,港澳台地区游客除去一日游游客,其市场潜力仍然是很大的;
(2)从外国入境旅游人数来看,日本是最重要的外国游客市场,韩国则是第二大重要市场,并且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日韩两国与中国的空间距离很近,未来仍将继续保持作为中国的主体国际客源市场的地位;
(3)东南亚、美洲和欧洲许多国家有大量旅游者来华旅游,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空间。
目前,海外来华游客对我国的旅游产品的基本认识是质次价高、缺乏精品,无法与夏威夷、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相提并论。中国传统的三个王牌旅游目的地——北京、西安、桂林已渐渐失去竞争优势与吸引力。因此,无论是全国还是度假村,都要在开新产品、深化质量、创名牌精品上下工夫,走效益型的旅游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