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景观评价与环境感知
自然景观与环境感知也就是地脉分析,地脉分析,是通过对规划区域地方本土自然特征的阅读和提炼,总结各景象之间的关系,从自然地理的认识对其进行开发的合理性。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具有旅游观光兼商贸等功能,尤其适宜发展旅游度假,符合科学选址原则和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和谐的自然景观与环境空间感知,以及成功而祥和的人居格局,应该具有“风生水起”的特点,需具备的有利因素有:位置好、环境好、格局好、有气势,这里包含发众所周知的一些条件,诸如背靠青山面临流水,后有依托前无遮挡,既有气势又稳重沉着,令人一到此处即有充满生气活力,气吞万里之感。
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所处位置和环境符合上述科学选址原则和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具体来说,度假村背靠险峻陡峭气势巍峨的黄牛岩,面临流激波涌浩瀚万里的长江,前方亚洲第一跨西陵长江大桥联引南北。总体视觉景观和地理环境既开阔舒展,又气势跌宕,令人心旷神怡。而村之后方毛公山和汨汨幽泉白龙潭水,更增添了民族度假村的灵气。
二、历史文化脉络分析
历史文化脉络即文脉分析,是通过对规划区域地方历史文化的阅读和提炼,精炼出该区域的文化特质,为民族度假村提供文化背景的依托。
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隶属于宜昌市,三峡地区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不力资源和绝奇的自然景观还有悠远的历史人文景观。号称三峡中最大古建筑的记载千古流芳的三皇五帝之大禹治水的黄陵庙即坐落在长江南岸村之东侧,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祠和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故里分别近在毗邻的秭归县和兴山县。这里还是辛亥革命开国元勋邓玉麟将军的家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元勋贺龙元帅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在。孔明曾在此驻兵,寇准曾在此为官,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石牌战役也在此附近胜利打响。浩瀚的万里长江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从帝王将相到文化名流,从官宦仕人到美女墨客,这里折射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凝聚力。从小小的明清古建筑五连天民居到浩大的三峡大坝,从长江两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人类战胜自然的高峡平湖巧夺天工,这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可以说这一地区是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和和谐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一个缩影。也之所以如此,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定位于此才能有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三、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旅游资源的自身个性特点及其品位级别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其进行潜力评价的基础。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资源特色鲜明,二是资源品位高,三是资源地域组合良好,整合力强。
本民族文化度假村的开发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却是基于本地之地脉和文脉两个脉络交叉的产物,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景点的开发在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上具有必然性,也正因为此,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这一资源便具有了鲜明的个性色彩。目前,此类融合民族特色的文化村,较著名的有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北京中华民园等。这些民族文化村均不包含56全部个民族的特色,所在位置或南或北或偏处边陲,内容为“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位于中国中部地带,并且拟同时含有56全部个民族的原汁内容,内容以“下马体验”式的度假为主,格调品位很高。
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所在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组合,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旅游价值。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地域资源良好、整合力强。其邻近有正在兴建的三峡大坝风景线、国家地质博物馆、三峡坝区出土文物展览馆、黄牛岩风景区等;顺江东下,连黄陵庙、三游洞、石牌风景区、车溪风景区、玉泉寺、长坂坡、关帝陵及古城荆州等著名风光名胜;溯江西上,接昭君故里、屈原祠、泗溪生态风景旅游区、寇公亭、神农溪、巫山小三峡及白帝城等;可见,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是长江三峡旅游观光线上的一个聚支点。而在周边,拥有海内外名名度很高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城市,东有宜昌、武汉,西有万州、重庆,北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神农架和武当山,这此旅游资源形成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既有利于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自身结合成相对集中的景点,又可以通过旅游线路将各景点串联起来,为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活动和区际联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