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保障体系规划
( 一、管理模式和职能分工 二、政策支持 三、引资融资 四、人力资源规划 五、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
保障体系是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缺乏政策保障、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和财务安全保障的旅游系统,其发展不可能合理有效,还会导致社会影响恶化、资源损毁、环境质量退化、经济衰退等不良影响。因此,保障体系的规划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管理模式和职能分工
旅游管理模式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度假村管理的权威性、旅游管理宏观调控能力及管理效率的高低。
1、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1)市场经济原则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转变为目标的,在此背景下,必须摆正政府和企业的位置,解决旅游业中的市场缺陷问题。
(2)高效率原则
度假村企业管理,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为使各要素运转效率高、节奏快、严密而协调,设计模式必须结构合理、简捷、有效地实施对度假村的管理。
(3)严密整体性原则
建立健全纵横关系,上下相通,协调一致,互促互补的管理结构。使管委会有极大的权威性,通过协商与互补,使度假村系统合力最大,从而形成最佳生产力组合。
(4)国际性原则
度假村是涉外企业,要贯彻各项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和法规,遵循在国际经济交往的实践中约定俗成并被反复使用的习惯性做法、先例和规划,才能创建国际投资环境。
2、管理模式
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项目开发业主是宜昌汇华民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鉴于此,未来的管理模式是:整个度假村形成,由宜昌汇华民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业主的身份负责开发范围内的建设、经营,但其农村及政府行为部分,公司不能替代。因此,在开发期间,由县政府出面负责组织、协调建设中的各项政府工作。度假村全部建成后设立三峡•民族文化度假村管理委员会,来行使行政管理权。
3、职能分工
(1)宜昌汇华民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负责与政府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做好旅游开发建设的有关工作;
◆筹措和管理度假村开发建设资金;
◆执行度假村开发建设规划中有关经营和保护的规定,协调各区的开发;
◆制定旅游经营行为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负责各类服务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监督检查;
◆负责旅游价格管理;
◆负责从事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负责整个度假村的宣传促销;
◆经营运作中的其它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