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条 目标市场地理细分
入境旅游市场一级市场为东亚区和东南亚区;二级市场为欧洲区、北美洲区、南亚区、澳洲区。东南亚五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欧洲主要指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国内旅游一级市场为华东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二级市场为华北区(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天津),华南区(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区(黑龙江、辽宁、吉林)、中南区(湖北、湖南);三级市场为西南区和西北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重要国内市场为华东区的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安徽;华北区的北京、河南、河北、山西、天津和内蒙古,其中北京和河南应该作为开发重点;华南区的广东、广西和海南,其中广东是非常重要的远程旅游市场;东北区的辽宁、黑龙江。以上各省市市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居民。其重要市场具有较高的进入优先级以及更多营销资源的分配机会,可协同进行周边市场区的开发。
第四十七条 定位原则
特色化。为进行凸现特色的市场定位,要进行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和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把现有旅游产品与丰富的区域文化结合起来,逐步确立市场领先的地位。
高品位。采用高品位的市场定位,努力提升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向游客让渡更大的利益和价值,突出品牌优势和创新旅游项目,以此增加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获得高势能的竞争优势。
人本主义。关注游客利益,旅游营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兴趣以及本身的资源和技术来提供服务,力求保持更高的重游率,培养与旅游者的持久关系。
第四十八条 入境市场定位
文化的传承性和同质性。亚洲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客源都与我国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联系,因此利用各国各地区的华人游客与江苏在历史文化上的同源关系和不同国家之间的东方文化的同质性可以成为市场开发的着眼点。
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美感的吸引力,因而了解异地历史文化已成为激发外国游人探源解谜的旅游动机与目的之一。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游客而言,神秘的东方古国开放后的魅力是无穷的。
因此,入境市场开发的重点应放在突出江苏自然景观与地方文化的融洽搭配上,使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自然和谐地与江河、湖泊、山水、园林、墓葬、故居等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融合,突出文化的底蕴和风采。水与情、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组合是入境旅游者赞赏与认同的核心理念。
第四十九条 入境市场营销策略
2001-2005年:以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为主,针对不同的入境客源目标市场,根据其需求的差异性实行不同的旅游项目组合与促销。同时实施一体化旅游服务配套战略。
2006-2010年:塑造精品管理与服务是该阶段旅游市场战略的主攻方向,逐渐形成“江苏旅游”的独特品牌,在基本市场层面树立以“梦江苏”和“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的优雅浪漫形象进行完全市场传播。
2011-2020年:稳定老客源,开拓新市场。需要增强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功能,加强旅游市场环境、度假、健身、娱乐、餐饮等的创新建设,凸现特色,尝试对远程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