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条 省内市场
省内居民出游率较高,“江苏人游江苏”是江苏市场的重要主体。从区域分布来看,省内市场从南到北呈梯次发展,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为主体,苏南人游苏南在现阶段仍然是主要模式。但随着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及苏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苏北人游苏南、苏南人游苏北将会加快成长。按城乡来看,“城里人游乡村,乡里人游城市”均有加快增长的潜力。与此同时,江苏居民出省旅游发展迅速,“以出促进”模式升温。
第四章 竞争-合作分析
第二十四条 竞争-合作者格局
江苏旅游竞争-合作者划分为区域竞争-合作者和全国竞争-合作者两个层级。区域竞争-合作者即以江浙沪旅游区为核心的周边省市——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它们与江苏毗邻,旅游联系密切,是江苏最主要的竞争-合作者。全国竞争-合作者即区域竞争者以外的竞争者,它们地理上相距较远,与江苏竞争与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其中,粤港澳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以及云南与江苏旅游竞争和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北京、广东、福建和河南与江苏旅游竞争和合作的关联更为突出。
第二十五条 与主要竞争-合作者关系的性质
江苏与上海旅游竞争-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腹地与门户相互依存关系,上海作为江苏旅游发展门户的地位将愈加显著,江苏要进一步密切与上海的联系并以此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二是深厚的文脉、地脉、人脉关联和双方较大的旅游产品差异,使江苏和上海互为重要客源市场,两个区域之间的潜在合作空间巨大;三是虽然两者在旅游产品上的互补性远远超过替代性,但仅就都市旅游产品而论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强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其中,前两者是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因此,江苏与上海的合作关系远远大于竞争关系。
江苏与浙江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相似性,而且拥有上海这个共同的旅游门户。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一方面两者在开发同类旅游资源、同类旅游市场以及利用和争取共同的对外门户——上海方面存在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两者在应付外部条件变化、争取共同利益方面存在巨大的合作机会和空间。因此,江苏与浙江旅游竞争与合作并重。
江苏与安徽旅游发展呈现核心-边缘格局。一方面,江苏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优于安徽;另一方面,江苏人文旅游资源相对突出,而安徽自然旅游资源相对突出,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此,合作是江苏与安徽旅游发展关系的主导方面。
江苏与山东旅游发展存在比较密切的合作关联,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与山东旅游互动较为密切,两省互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合作潜力空间巨大。山东滨海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对江苏构成一定程度的同质竞争。
第二十六条 主要竞争者的战略行为
浙江已经在民营资本介入、旅游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等方面形成了相当的先发优势。今后,对江苏构成挑战的战略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力争率先实现与上海的一体化,在利用上海旅游市场和发挥上海旅游门户作用方面建立先发优势;培育和扶持旅游中心城市,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力争抢先在市场上树立起既符合旅游者需求又能充分体现江南特色的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如杭州提出爱情之都、休闲之都的市场定位。对此,江苏应切实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发展的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鼓励和推动民营资本介入、全面导入现代企业制度并最终完善旅游经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