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条 入境旅游指标
规划期内,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在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分别保持7.5%、7%、6.5%和5.5%的年平均增长率水平,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分别达到231、325、445和580万人次左右;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接待人次增长水平,同期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6%、12%、10%和8.5%左右,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分别达到14.3、25、40和60亿美元左右。
第三十三条 国内旅游
规划期内,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在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分别保持8.5%、8%、7.5%和7%的年平均增长率水平,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分别达到10800、15900、22800、32000万人次左右;旅游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接待人次增长速度,同期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1%、15.1%、11.5%和7.5%左右,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分别达到1240、2500、4300和6200亿元左右。
第三十四条 旅游总收入
旅游总收入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分别保持16%、14.7%、11.4%和7.7%的年平均增长率水平,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江苏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358.8、2700、4630和6700亿元左右;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gdp的比例分别达到10.2%、14.4%、17.6%和19%左右。
第三十五条 旅游增加值
到2005、2010、2015和2020年,江苏旅游增加值分别达到556.4、1140、2000和2900亿元左右;旅游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2%、6.1%、7.6%和8.2%左右。
第七章 总体战略
第三十六条 指导思想
江苏旅游以“优雅”见长,为获取旅游发展的竞争优势,必须把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作为长期工作重点,把“别具一格第一、兼顾低成本要求”作为统帅旅游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别具一格第一是指江苏省旅游发展必须把通过产品和服务、以及旅游目的地在结构、质量、设计、包装、营销等方面的独特性所能获取的市场竞争优势摆在第一位。但是,树立和保持别具一格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成本,从而可能降低成本和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如果因独特性所带来的竞争力上升不能补偿因成本上升而丧失的竞争力的话,江苏就会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失去优势。因此,在树立和保持别具一格的同时,必须兼顾低成本要求。
第三十七条 发展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一要实现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协调经营;二要实现国际、国内和省内旅游协调经营,有效利用处于国内外旅游市场全面扩展的中心区位,进一步提高海内外游客的可达性,并推动“以出促进”旅游发展;三要实施多行业联合,实现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信息服务在内的横向多元化经营以及利用旅游业后向联系的纵向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需求、增加供给等方面的关联带动作用;四要实施多尺度经营,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既要适应“点对点”式的旅游消费需求,塑造精细化、多样性的地方旅游产品,发展小尺度的地方旅游,使地方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相对独立的旅游目的地,也要适应“多点串联”式的旅游需求的需要,根据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互补性,不断创建和加入超越地方的、不同层次的区域旅游网络,发展区域旅游,使江苏省成为我国跨地区旅游网络中起支配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