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区域概况
安源区地处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与上栗县、芦溪县、湘东区接壤,历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通衢”之称。安源区是萍乡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萍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地总面积221.70平方公里。辖6街,4镇,1个管委会,59个村。2004年末,总人口37.67万人。安源历史悠久,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安源自然环境良好,2004年获得批准建设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批准森林公园建设面积78.6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上栗杨岐山景区31.32平方公里,开发区鹅湖景区2.31平方公里)。
安源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和西部为河谷平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霜期较短,全年无霜期270天,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8.5℃,历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93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80毫米。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农田土质好,属冲积而成的砂壤土,腐殖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为63.9%,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安源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以煤、石灰石和瓷土为主。其中煤炭储量8.52亿吨,素有“江南煤城”之称。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安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如今安源仍保存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和历史遗迹,著名的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总平巷、谈判大楼、张家湾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被称为“中国的莫斯科”,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建国后,这里建造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收藏革命文物8000余件。市内新建有占地346亩气势恢宏的秋收起义广场。安源区内有建于清代的煌煌孔庙,是江西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庙;市郊有始建于唐代的宝积寺,金碧辉煌;有始建于宋代的横龙洞,幽静奇绝;安源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特的指掌画、多管书法、农民铜管乐、采茶戏、傩艺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傩文化,以“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而蜚声海内外。
安源城区面积24.8平方公里,萍水河穿城蜿蜒而过,绿茵广场芳草萋萋、喷泉流彩,鹅湖公园波光粼粼、阁廊相连。日供自来水15.5万吨,日供煤气10万立方,22万伏输变电设备齐全,可充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安源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国小康示范县(区)和全国科技示范县(区)。近年来,安源区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5亿元。
二、规划范围
安源区旅游总体规划的范围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总面积212.27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3年,划分为3个阶段:
(一)近期:2005年-2008年
(二)中期:2009年-2013年
(三)远期:2014年-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