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发展背景环境评析
1.1 区位条件评析
腾冲县位于云南西部边疆,高黎贡山西麓,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祖国西南重镇之一,连结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纽带。目前腾冲已是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有中国“极边第一城”之称,是实施云南走向南亚、东南亚战略的重要“桥头堡”。
腾冲是南方古丝绸路的重要途经之地。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腾密段和新筑的腾冲至克钦邦第一特区所在地板瓦的边境公路。国道320大保高速路开通提高了腾冲到昆明的通达性。同时也可借助芒市机场、保山机场,加上拟修建的腾冲旅游支线机场,必将极大地改进腾冲对外交通的格局。
由于腾冲为“极边第一城”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原文化影响的边缘区,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且是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碰撞的结合部,最终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包括丝路文化、关隘文化、商贸文化、边城文化、侨乡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文化等在内的多元文化并存的腾越文化。
腾冲地处中国旅游圈与东南亚旅游圈、南亚旅游圈结合部,滇西北旅游区、滇西旅游区、缅北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是滇西边境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一,滇西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瑞丽江----大盈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缅北旅游区、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博南古道等省级风景名胜区。腾冲本身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省级旅游度假区等。
1.2.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腾冲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带上,高黎贡山山脉南段西侧。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北高西南低,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
腾冲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西部型季风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
腾冲的河流形成了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三大水系。有青海、北海、大龙潭等多处火山湖泊和火山瀑布。其中北海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青海为世界仅有的3个酸性湖之一,与北海合称“双海”;大龙潭为典型完整的火山湖;叠水河瀑布是典型的火山熔岩瀑布,为腾冲火山奇观之一。腾冲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有沸泉、气泉、喷泉、温泉、毒气孔等百余处,为腾冲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还有一些典型峡谷风景河段。
腾冲的植物既有水平分布的差异,又有垂直地带上的变化。全县约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46.1%,并有“药材之乡”的美称,入药植物达千种,还有大树杜鹃、秃杉、红豆杉、红花油茶、树萝卜、银杏、鹅毛树等珍稀植物。腾冲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哺乳动物祖先诞生分化的发源地”、“雀界雉类和鸟类的乐园”、“原始动物得以保存的避难所”。全县有兽类7目21科,鸟类14目42科,昆虫11目80科。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0种,二类保护动物15种,三类保护动物6种。珍贵动物有扭角羚、羚牛、苏门羚、麝、孟加拉虎、小熊猫、灵猫等。
1.3. 人文环境评析
腾冲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文化深厚,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如响水湾新石器文化遗址、镇夷关桥、得胜碉、太平铺、烽火台、左孝臣墓、二龙山铜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