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第十条 旅游资源类型
四明山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涵盖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中的8个主类;在宏观分类上,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代表性资源数量为64处,占旅游资源总量的62%;代表性的自然旅游资源为39处,占资源总量的38%。
人文旅游资源中以建筑与设施主类为主,占优势的三个亚类资源为居住地与社区、综合人文旅游地和交通建筑,属红色旅游类的比重最大;自然旅游资源中以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为主体。
第十一条 旅游资源分级评价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评定四明山旅游区的四级旅游资源有黄宗羲、天下玉苑2个。三级资源有余姚四明山、鹁鸪岩洞、中国红枫之乡、黄梨洲讲学处、四明山镇东桥、五桂楼、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四明湖、丹山赤水、四窗岩、算坑原始森林、白云桥、黄宗羲墓、芝林、大隐古樟、金冠村(属于余姚市东南街道)等17处。二级旅游资源单体有15处。一级旅游资源单体有71处。
从整体来看,四明山旅游资源的质量不高,占总体数量82%的资源单体属于普通级旅游资源。唯一的2处四级资源中,天下玉苑位于四明山地区的外围边界,黄宗羲属于非物质资源。
四、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第十二条 功能分区
四明山旅游区的功能区划规划为:“一轴三镇三组团”。
1、一轴:一条交通景观轴线
省道S213是四明山境内的交通主干道,规划将该交通轴的沿线发展为“风景道”,作为展示四明山优美生态环境的景观交通廊道。
2、三镇:三个旅游休闲镇
梁弄镇、大岚镇和四明山镇发展为四明山的休闲、旅游信息和交通集散中心。梁弄镇发展为历史人文观光休闲镇,大岚镇和四明山镇发展为浙东山村、乡土风情的旅游度假休闲镇;三者都具有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功能。
3、三组团:三大功能区划组团
3.1北部人文旅游与会议度假组团
包括梁弄镇、陆埠镇和大隐镇,以梁弄镇为核心,该组团地势平坦,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人文观光和会议度假产品,以梁弄镇的四明湖会议度假产品和红色旅游系列产品为发展重点,补充开发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和自然生态景点。
3.2中部山地运动与山村旅游组团
包括大岚镇、鹿亭乡、鄞州区的鄞州镇和章水镇,以大岚镇和鹿亭乡为核心,该组团在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之外,将利用台地山体、溪、涧、峰、石的特点,发展山地运动,吸引日益壮大的自助徒步探险旅游者、山地运动旅游者和健康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