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条 邮政规划
报国小区、龙洞旅游村设邮电支局;金顶、仙峰寺、洪椿坪、万年场、五显岗、张沟设邮电代办点。
第五十三条 电信规划
1、风景区总装机容量近期3500门,远期7000门。
2、报国小区旅游村设全区电信交换中心,黄湾、龙洞旅游村设电信端局,万年场、五显岗、张沟设内部交换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光缆。
3、金顶、雷洞坪、洗象池、仙峰寺、洪椿坪、大坪、华严顶、四季坪等地采用无线通讯。
第五十四条 广播电视系统
报国寺、黄湾旅游村纳入城市光纤电视网;龙洞旅游村和各旅游点均应设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
第十一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五十五条 居民调控布局
按无居民区、居民控制区和居民聚居区三类调控居民居住强度。
1、无居民区:万年寺、清音阁以上的中、高山风景区中心区,基本上不安排居民居住。
2、居民控制区:风景游览区内中峰寺、神水阁、雷音寺、虎溪上游、万年寺、万年场、清音阁、五显岗、报国寺、四季坪、张沟等地带,以及生态保护区内的脚盆坝、蜞蚂沟等地区及周边地带,应控制居住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居民控制规模近期为8787人,远期为6875人;居民搬迁规模近期为616人,远期为2831人。
3、居民聚居区:黄湾和龙洞应形成相对集中的居住小区居民控制规模近期为8529人,远期为9422人。
第五十六条 居民点调整
设居民乡(黄湾乡)——居民村(行政村)——居民点(居民组或景区职工生活区)三级居民点。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调整分为三类,即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
1、控制型:大峨村、龙门村、茶场村、万年村、报国村、茶地村、桅杆村、新桥村、张沟村、黄茅村。
2、聚居型:龙洞村、黄湾村、张坝村。
第五十七条 职工生活设施
1、职工生活基地:峨眉山市区。
2、职工生活区:黄湾、龙洞两处旅游村内布置。
第十二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五十八条 经济发展思路
依托峨眉山风景资源优势,全力拓展生态观光和佛教朝圣为主的旅游业,带动风景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山为媒,招商引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峨眉山气候、植被和温泉等旅游度假资源,以及药、茶等农副业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培育形成以旅游业为支柱,药材、水果等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矿泉水、民间工艺品等加工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
第五十九条 综合经济分区
1、中部风景游览区:在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以发展观光、朝圣、体验等旅游为主。
2、外部旅游服务区:包括龙洞、黄湾、报国三个旅游村,以发展接待、度假、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为主。兼有水果、药材、粮食、蔬菜等生态农业。
3、黄湾乡:以发展绿色食品、矿泉水加工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