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保育
牢牢把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坚持绿色发展,有效保护区域内青山绿水等生态旅游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绿色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示范、绿色交通游憩、绿色食品供给、绿色服务支撑、绿色环境保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努力构建层级保护体系;完善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科学控制游客容量,做好旅游项目的环评检测;严格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规范景区开发建设和引导游客游览消费。
3.设施建设
按照“合理有序、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原则,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区内旅游公路、景区生态游步道、环鄱阳湖游轮航道及生态码头体系建设;完善水电、通讯、景区生态停车场、旅游安全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旅游交通干线标识标牌系统以及沿线紧急救援、汽车维修、休憩站点等设施;按生态化原则提升区内住宿、餐饮、娱乐等接待设施;搭建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平台;搭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网站,提供鄱阳湖旅游信息咨询、自助游和自驾游网络服务。
4.精品打造
依托区内丰富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水利风景区等山水生态景观,进一步挖掘自然禀赋,着力打造一批绿色生态精品;依托区内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秀美奇绝、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着力打造地质景观精品;利用厚重而富有特色文化遗存,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利用区内丰富的度假休闲资源,打造休闲体验精品。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打造大型综合文艺节目、有震撼力的实景演出等文娱精品;在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黄金旅游路线基础上,打造鄱阳湖湿地科考之旅、人杰地灵之旅、山江湖城之旅、瓷都乡风之旅、峰林丹山之旅等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
5.商品开发
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按照“一景一品”的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开发具有江西特色的陶瓷美术工艺品系列、民间工艺品系列、传统手工业品系列和绿色有机食品系列、土特名产系列等五大特色生态旅游商品系列。发展和壮大一批具有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规划化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完善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在主要旅游节点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或完善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品销售网点。
6.旅游营销
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大力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消费,大胆探索并成功制造世人瞩目的“鄱湖现象”。突破鄱阳湖的地域限制,将鄱阳湖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形象策划出具有冲击力的响亮形象品牌,推向海内外旅游市场;通过主流媒体广告宣传,旅游网络宣传,策划经典旅游节庆活动等方式来吸引人们对鄱阳湖的关注;扩大营销范围,在做好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使鄱阳湖成为海内外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7.旅游管理
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推进。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相关管理部门要树立旅游的科学发展观,推行绿色GDP的政绩考核指标。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区内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抓环评,严把准入关,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抓监测,严格监督检查,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开发活动要及时制止、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罚。
8.旅游服务
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以标准为抓手,以监管为手段,实施生态化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品牌化为导向,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以标准化为抓手,制定并严格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行业标准。以监管为手段,健全旅游质量监管体系,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维护游客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