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停车场规划要点
2020年青岛市区停车需求总量为145万个,其中社会停车需求总量为21.7万个;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控制在300米以内;中心区内的社会停车场库应该遵循布局均匀、规模适中的原则,以150—200车位为宜,一般不超过300车位,外围区和新区,可以根据需求适度规划大容量的社会停车场库;中心区用地紧张,宜多采用立体车库和地下车库,外围区、新城区和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多采用地下和平面车库。
五、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1、交通需求管理规划(TDM)
采取灵活机动的票制票价、差别化停车收费等经济手段和采取在高峰时段限制部分机动车进出市中心区、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单位轮休公休、明确路权等行政及法律手段,引导和调节城市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
2、交通系统管理规划(TSM)
按规划落实高等级公交专用道、普通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梳理优化既有的单向行驶系统和禁货禁摩道路。结合货运通道的建设,加强对货运车辆的管理,减少扰民现象;逐步扩大禁止摩托车行驶的区域。
3、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青岛市智能交通系统由“一个平台、六个系统”组成。“一个平台”是指青岛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六个系统”包括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交通监控与道路设施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系统、停车信息系统、货物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部分 近期建设导引
一、公共交通建设导引
近期交通设施建设应加强大容量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引导交通方式结构的转变。
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一期工程的前期论证和报批工作,尽快启动建设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力争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一期工程应选择对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和缩短南北出行时间收效明显、客流需求量大的线路,适建规模为20—40公里。当运营线路采用不同线的组合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与后期建设线网的运营衔接。
2、利用胶州湾高速公路等快速道路开辟8条快速公交线,重点加强青岛、黄岛、红岛(城阳)之间的快速公交联系。
3、在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尚未覆盖的客流走廊,建设3条高等公交专用道,分别为山东路—重庆路、福州路—重庆路和威海路—鞍山路和辽阳路。
4、结合以上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建设,建设8处客运换乘枢纽。
5、完善公交停车保养场建设,加强首末站建设。
二、道路系统建设导引
1、在近期青岛城区道路建设中,应首先弥补快速路网和主干路网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均衡流量分布,缓解交通拥堵。
应尽快在老城区西部建设南北向快速路,将隧道连接线与鞍山路快速路和胶州湾高速公路接通,解决过境交通对前海风景区和城市中心区的绕行穿越问题,与其他快速道路形成相对系统的快速骨架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