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北部地区的纵横向道路系统,加快李沧、四方及铁路青岛北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功能调整,推进环湾地区发展,缓解纵向干道的交通压力。
在李沧、崂山等部分新开发区域加强路网建设,引导城市快速发展。
打通断头路、改造有缺陷的交叉口,提高道路网络的系统功能。
2、加快红岛高新区及相关道路建设,推进拥湾战略实施。近期应注重骨架道路建设以及与大桥连接线、青岛城区干道网之间衔接道路建设,将穿越城阳中心的过境交通适当外移。
3、加强和完善前湾港疏港集疏运通道建设,重点完善港口北部的疏港道路系统,适应港口发展,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有机分离。
4、按“公交路权优先、兼顾小汽车通行”的原则改造一批道路,改善公交道路通行条件,提高公交运行车速。
三、对外交通设施建设导引
1、公路建设:结合青岛—龙口、青岛—威海、青岛—兰州(济青南线)等高速公路、滨海公路北段连接线的建设,重点完善其相关对外衔接工程,突出青岛对半岛城市群和周边省市的辐射、拉动作用,加强与国家公路网的有效连通。将过境交通向城市外围引导。结合铁路北站建设和红岛城区开发建设汽车客运站。
2、铁路建设:结合机场总规编制和机场扩容方案研究,设专题尽快研究确定铁路青岛北站以北铁路进线方案;启动铁路青岛北站建设;完成胶黄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
3、机场建设:抓紧研究确定机场扩容方案。规划按原址扩容控制用地,近期控制区内不再扩大建设规模,为青岛机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4、港口建设: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是港口建设的重点,近期建设前湾南岸集装箱码头、外航道浚深、董家口港区公共设施等项目,搞好国家青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前湾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
第六部分 实施保障措施
一、完善交通管理体制与法制
1、坚持统一领导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加快完善城市交通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协调、统一、有效的交通管理体制和法制,保证实施目标的实现。
2、在本规划的指导下,组织编制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道路网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疏港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系统研究确定各条快速路和相关立交的设计方案,加强交通数据库的研究和维护。
二、促进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形成完善的费用评价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完善票制票价,组建独立的IC卡票务公司;利用划拨方式落实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用地;切实推进公交路权优先;构筑完备的地方性公共交通法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实现公交站场同公交运营相分离;加强行业统一管理,对线路班车实行公交化、公司化改造;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绿色交通出行理念。
三、其他措施
严格控制与港口、机场、铁路、高等级公路、轨道交通等区域性和市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相关的岸线、走廊、场站等用地范围内的其他工程建设,保障重大设施规划的顺利实施。
加强交通设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尽快推行规模以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