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时辰分布: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形,早高峰集中在7:00-8:00,晚高峰集中在17:00-18:00,早、晚客流高峰小时系数分别为16.1%、14.7%。午前及午后有两个出行低峰表明温州市不少居民中午回家吃饭、休息。
居民出行时耗:大部分在30分钟内,随着时耗的增加,各种交通方式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公共汽车比例在出行时耗30分钟内逐渐升高。
2.居民意愿
居民骑自行车比较集中的原因是上班(上学)准时和生活上方便,分别占30%以上;外围区居民对公交服务不便较为敏感。抱怨最多的是自行车被盗,其次较为普遍的是气候影响和汽车多。对发展摩托车的态度,大部分温州市居民持适当控制态度,与96年调查相比,非常赞成发展摩托车的居民在减少。超过50%的温州居民赞成发展小公交,尤以核心区为甚,高达72.4%,反映出温州居民开始认识到摩托车、助动车出行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开始对发展公交充满信心。但中间区持反对态度的居民较多。外围区居民乘出租车的比例高于核心区和中间区。外围区居民乘出租车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方便,其次为乘公交车不便和省时。温州市居民购买交通工具的意向与96年调查相比,购买主体已由自行车转向摩托车。另外,打算购置小汽车的家庭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小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还需一段时间。
3.道路流量分布特征
道路断面流量调查
本次交通规划共调查了102个路段,统计了不同类型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在6:30-20:30时段内的流量。将各种流量折算成当量流量,货车占全市机动车当量流量的32.8%,出租车占32.7%,单位以及私人小汽车占16.6%,摩托车占16.1%,大中客车占1.7%。以个体数量计,出租车数量最多,货车次之,摩托车居第三,其次是单位及私人小汽车,再次是大中客车。
温州市的机动车流量时辰分布较均匀。相对而言,非机动车流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峰值,早高峰7:00-8:00,晚高峰17:00-18:00。高峰时段内,黎明路东西段、人民路、雪山路、马鞍池路、城南大道、过境路、飞霞南路北段断面机动车流量较大,在1000辆/小时以上,过境路达到1500辆/小时以上;雪山路、马鞍池路的方向不均匀较明显。
交叉口流量调查
本次交通规划共观测了十八个交叉口,采用固定录像机拍摄交叉口车流后进行分析整理而得不同方向通过量。
A、交叉口通行量在3000 PCU/h以上的有过境路立体交叉口;南站交叉口;十里亭交叉口;学院路交叉口;飞霞路、城南大道交叉口;丽田环形交叉口;车站大道黎明路环形交叉口;
B、交叉口单向流量比较明显的有:飞霞路城南大道交叉口、民航路、黎明路交叉口、半腰桥交叉口。
C、在十字交叉口中,当多个方向的左转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的冲突较大,应该采取开辟专用左转车道、加强信号灯控制管理等措施。冲突量在600 PCU/h 以上的有:南站交叉口、飞霞路、城南大道交叉口、马鞍池交叉口、十里亭交叉口,但由于交叉口进口道单向直行车道多于一条,故基本上车辆能在一个信号周期内通过。存在问题的交叉口为:半腰桥交叉口、小南门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