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市道路网现状
温州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0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为115.28万人,城市道路长度为658.49公里(中心城区道路长度为156公里),道路面积率4.85%,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分别为0.16、0.72、2.74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7.91平方米。
中心区道路网已基本饱和,道路高负荷度状况向南、向东拓展趋势明显,道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总体道路网密度偏低,旧城区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主、次、支路不成系统,骨架道路往往难以胜任应有的"通"、"快"、"畅"交通功能。
路网布局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制约城市用地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展,同时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密切,温州城区沿瓯江呈带形发展,重心向南和东部转移,方格网道路布局形态中,主干道(包括过江通道)两侧缺乏独立成系统的次一级辅助路网,内部"丁"字路口多,层叠连接产生路网上汇集交通的"蜂腰"(如环城东路-飞霞路-牛山北路直至十里亭的南北向道路,以及机场路茅竹岭段体现得较明显),对用地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道路功能不明确,非机动车及行人对机动车干扰严重,温州市现状道路还存在着人行道普遍偏窄现象,并未很好遵循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原则。

图1 温州市城市道路网现状图
5.城市出入口交通
为掌握温州市出入口交通特性,选择了双屿、温州二桥及南白象三个出入口进行交通调查。南白象出入口货车所占比例最高,其它两出入口客货车则平分秋色,双屿出入口客货车各种车型所占比例较均匀,温州二桥出入口小客车所占比例较高(占36.2%),南白象出入口大货车所占比例很高(占40%)。双屿与温州二桥的进口交通主要来源于温州市域,约占80%,而南白象出入口来自浙江省域、邻省及其它省市的车辆较多。双屿与温州二桥的出口车辆去向主要是温州市域,约占70-90%,而南白象出入口车辆去向为浙江省域、邻省及其它省市的车辆相对较多。
6.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1998年温州市公交年客运总量:公共汽车11964万人次, 小公共汽车498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公共汽车32.78万人次,小公共汽车13.66万人次)。与十年前相比,公交年客运量翻了4倍,创造了国内城市公交发展的奇迹。
客流方向调查表明:城区至城区的客流占48.9%;城区至城郊的客流占29.4%;城郊至城郊的客流占21.7%。城区线路中,有4条为环线与其他城区线路和城郊线路形成"井"字环形放射线格局。城区行驶的线路中,大部分是小公共汽车线路,起到了集散客流、加密班次和增加吸引力的作用。温州城区线路的长度都在10公里左右,城郊线都在40公里左右,需要在近郊新辟一批换乘枢纽站,以便由此向山区发车,逐步带动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