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道路停车
停车时耗分布:机动车路边占道停车时耗集中在半小时内,但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时耗分布则较均匀。对于单位内(或家里)停车,可能因来访单位机动车平均停车时间相对较短,集中在30分钟内。非机动车占道停车时间一般在1小时之内。如非机动车在单位内(或家里)的停车时间集中在3~4小时。
停车场地与车辆停放之间的关系:单位内部(或家里)及公共停车场主要停放的是自行车、助动车及摩托车,尽管小汽车及其它客货车在停车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因其单车停车面积较大,所以这些车辆的停车矛盾不容忽视。
四、城市交通规划及实施要点
1.城市道路网布局
温州市道路网结构由外围公路和各级道路形成"二横四纵快速路,主次干路成棋盘,支路形成致密网"的路网结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是贯穿各个片区的内外交通的骨架,而主干路、次干路网则是承担交通流集散功能的网状体系。
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
温州市的高速公路由金丽温高等级公路、沿海高等级公路以及沿温州东部海岸经温州机场和灵昆岛的瑞乐高等级公路(暂名)组成;干线公路以温州市城区为中心,呈放射状联系温州市域各县市以及周围地市,要求2小时到达。对市域边沿的山区城市,规划用直升飞机进行快速联系。
快速路
温州市的快速路结构为"二横四纵"。"二横"是指东西向的江北的北过境公路和江南的瓯海大道,"四纵"是指南北向的瓯江三桥路、南塘大道、沿海高等级公路和沿海快速路,由此组成温州市的快速路系统。
主干路
温州市主干路共44条,主要呈"二十三横二十一纵"的布局形式。在老城区有些主干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道路较窄,拓宽难度较大,但还按主干路考虑,实施时要求在断面设计上作适当调整,并运用交通管理手段来达到其主干路功能。
次干路
次干路网较密,主要为组团内交通服务,是公交车行驶的主要道路,可汇集非机动车流和人流,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
支路
支路是温州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短距离交通,相当于居住区级道路,支路应避免长距离的机动车交通穿越,但要方便公交车驶入,合理分布公交线路和站点,缩短乘客步行到公交站点的距离,支路承担非机动车和进出街坊的机动车通行,允许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温州市城区主要的支路网规划集中在老城区路网的改善,新城区支路的开辟主要在下一层次的规划中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