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面积指标
表5 长沙市区道路网规划指标与国家规范的比较

表6 长沙市区规划各级道路网面积

6.公共交通规划
在长沙市道路网规划和现状公交线路的基础上,规划了70条公交线路,其中:保留了34条原有公交线路。这些线路走向合理,运转效率高,客流稳定;调整、延伸了14条线路,这些线路走向不甚合理或折线系数过高,有的线路走向虽基本合理,但由于城区的扩展,或因整个线路网的调整,需要进行线路走向的部分改动;新增了22条公交线路,2000年前开辟3条线路,2010年前开辟15条线路,2010年后开辟4条线路。
长沙市有火车站、东塘、荣湾镇和伍家岭4大公交换乘枢纽,其中:原火车站和火车站东广场分别安排17条和4条公交线路;东塘、荣湾镇和伍家岭地区分别安排10条、11条和9条公交线路;汽车东站、雨花客运站、汽车南站和西站分别安排3条、3条、5条和4条线路。
规划新建停车场可供停车800标台,加上原有停车场,总停车能力达2400标台。
近期扩建火星镇、野坡、高叶塘停车场,规模分别为停车400、300和300标台,并在捞刀河和汽车南站新建2座停车场,规模分别为250和150标台,期末可供停车1400标台;中期在奎塘、洪山庙和沿江大道新建3座停车场,规模分别为停车250、50标台和60标台,加上近期新建和扩建的停车场,期末可供停车1610标台;远期再建3座停车场,即汽车东站停车场、赤岗冲多层停车库和捞霞区停车场,停车规模分别为停车400、200和200标台。
本次交通规划还提出了长沙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与对策。力争到2010年,使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量占居民出行总量的20%;使公交车的拥有率达到4.3标台/万人,提高到10标台/万人以上,即折合1000人一辆标准车,规划提出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使国企成为城市客运的主体单位,加强企业管理和政府扶持,理顺客运市场管理体制等对策,并提供规划实施的技术政策及相应措施。
7.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远景形成一纵一横"十"字形轨道交通走廊。纵向线北起捞霞,在五一路与横线交汇一段路程,然后向南至汽车南站;横向线西自汽车西站,过湘江后经五一路和火车站,向东到达星沙。纵向线以后如有必要还可以继续向南至株洲和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