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推荐的线网方案、预测客流量,结合宁波市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结构特点、交通现状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初步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型式。
确定车场规划的原则,规划研究车场分布与规模;确定联络线设置原则,规划联络线方案与形式。
为了控制由于交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考虑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确定环境保护规划的总目标,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研究分析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时机的影响因素,从交通需求增长、引导交通结构合理转化、引导计划性土地开发和经济实力等多方面论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时机。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敷设方式和场站布局规划,进行用地的控制规划。
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相关的规划与调整建议,使规划之间相互反馈和完善。
五、规划方案
1.规划指导思想
引导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促进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的实现。
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可达性水平。
加强机场、港口、铁路客运站等对外交通与城区交通的衔接,增强城市对外活力。
2.规划原则
满足进出主中心、副中心的客流集散要求。
加强三大组团间的联系。
有机衔接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区内客流集散点。
对于未来存在的不确定规划因素,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弹性。
有利于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促进交通结构的合理转化。
若在客流走廊上和用地发展带上,尽可能改造利用现有铁路。
3.轨道交通线网构架
宁波城市由三江片(老市区等)、镇海片、北仑片三片组成,现状呈分散组团式布局结构,总体规划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相向发展,有序扩张,空间布局趋于紧凑,片区间间距缩短。
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分析确定大型客流集散区,即规划确定轨道交通走廊通过的主要节点区,是构成轨道交通线网骨架的要素。根据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将中心城规划人口密度大于1.5万人/平方公里并且总人口接近或达到10万的大型密集居住区、就业岗位密度超过1万个/平方公里并且总就业岗位数接近或达到5万个的工业区,以及高吸引强度的市级主、次中心区,均视为大型客流集散区。分析确定的大型客流集散区如下:
市级商业服务行政区3处:市级主中心、镇海市级次中心、北仑市级次中心。
大型工业区7处:鄞县中心区轻加工工业区、周宿渡-潘火轻工及小型机械工业区、江北工业区1、江北工业区2、镇海石化工业区、北仑东区、北仑西区。
大型居住区12处
根据城市结构特征和大型客流集散区分布特征,初步形成三种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类型,通过优选评价确定为中心三通道放射状,即:从三江片辐射出3条轨道交通通道,第1条直接联系镇海,第2条直接联系北仑,第3条联系镇海、北仑两个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