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线和石化线客流不大,但对促进鄞县组团和镇海地区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规划建议这两条线路也采用轻轨交通系统。
6.车场规划布局
车场作为轨道车辆的检修基地分为三种型式,车辆修理工厂、车辆段及停车场。车场设置规模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车场的性质和任务、车辆性能、车辆检修制式和修程划分、停修时间、线路布局、列车编组长度、停车列数及全线运用列车总数,用地几何形状、出入线设置条件等。
表2 车场性质及规划用地

列车编组长度和全线运用列车总数不同,车辆段的线路长度和数量、检修库大小各不相同,决定了占地面积大小。车场总体布局规模,按远期功能要求确定,占地面积按每辆车0.1~0.13ha进行控制。
车场规划布局方案见图3,车场性质及规划用地见表2。
图3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规划布局

7.联络线规划
依照推荐线网方案,联络线的设置方案为:
1号线和石化线在镇海市级次中心站设有联络线,以便石化线大修车辆通过联络线送往1号线环城北路车辆检修基地。
2号线和鄞县线在体育中心站设有联络线,以便鄞县线大修车辆过联络线送往2号线隧道路2站车辆检修基地。
1号线、2号线、3号线是宁波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干线,三条线之间应留有互相联络的备用通道,建议在铁路枢纽和宁波火车站分别设立2号线和3号线,1号线和3号线的联络线。
8.建设时机
鉴于宁波市为三组团分散布局模式和"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城市已经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建议及早进行港城之间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筹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
港城之间的轨道线路可有效缩短港城之间时空距离,作为居民工作、生活所能依赖的交通设施,以实现引导港区用地发展目的。
同时调整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方向,优化交通资源结构,铺开建设公交专用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线路等大力发展公交项目的工作,促进城市交通建设步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