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划原则
交通系统能满足鞍山市近期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网络能适应大区域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
交通系统能满足将来交通现代化的要求。
交通网络系统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并满足主要客货流向的要求。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要留有发展余地。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能反映城市特点和传统。
交通系统建设应近远期相结合,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
3.鞍山市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根据鞍山市经济发展规划,鞍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到2010年要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人民生活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根据这一经济发展规划及交通系统建设的持续性原则,鞍山市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及目标为:
(1)近期完善交通系统,逐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
近期(1995-2000年)交通建设重点加强断头路的连接、主要交叉口的改造,纵横向交通干线的建设,站前地区的交通整治以及鞍钢通勤交通的治理。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缓解鞍山市交通紧张状况。
(2)中期优化交通系统,基本解决交通阻塞现象
中期(2001-2010年)鞍山市交通建设主要为交通系统优化,包括:①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形成一个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合合理、系统性强的优化道路网络,强化各交通区之间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②交通方式结构优化。修建大运量轻轨线路,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协调的综合客运体系,使鞍山市单一的自行车交通状况有明显改观。通过交通系统优化,基本解决交通阻塞现象。
(3)远期建成快速、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现代化
远期(2011-2030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具有较高建设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快速、便捷、多层次、多方式配合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
市内道路交通形成以"申"字型快速道路系统为骨架、若干交通走廊为支撑、干支道路相协调的棋盘放射型道路网络系统。公共客运交通形成以轻轨、地铁和环市铁路为骨架、地面公交系统为支撑,单位车、中巴、出租为辅助的多元化公交服务系统。对外交通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体的大区域运输网络。
4.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框架设计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