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通需求分析
交通需求分析主要以组委会提供的技术资料和交通分析参数为主要依据进行,在分析方法上,通过交通需求在各种可能的发展前提下的弹性分析,对交通设施规划从建设可行性、建设规模、建设次序等提出建议,保证规划对可能发展前景的适应能力。

3.交通组织
在交通组织上,以港口的集疏运交通为主导,考虑港口后方配套用地的开发产生的交通流特征,以及研究区域内的其他交通流运行特征进行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以保证港口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尽量减少各种不同性质交通流的相互干扰,而又衔接顺畅,同时,在交通组织中尽量减少重交通通道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保证研究区域内各种交通组织有序、高效,并且与外转交通网络及港口服务用地衔接紧密。
五、分析研究与规划方案
1.交通需求分析
(1)港区集疏运系统分析
根据盐田港交通出行特征的分析和《技术文件》提供的技术指标。研究规划范围内的道路交通需求。主要由港口集疏运交通、非集疏运交通、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几部分组成。
交通需求分析主要结果汇总
高峰小时后方陆域对外生活交通总量的10703pcu,其中,晚高峰出坳为6350pcu,进坳为4353pcu,早高峰交通流向与晚高峰相反。
高峰小时港区及后方陆域内部生活交通总量1905pcu.
过境交通高峰小时交通总量为2160pcu。
港区及后方陆域仓储集疏运交通高峰集疏运量为9748pcu。
高峰小时OD总量为24962pcu。
高峰小时梧桐山隧道客货通过交通总量为7559pcu。
高峰小时至东部旅游区的往返各货交通总量为4600pcu。
高峰小时向北至龙岗、东莞方向的客货交通总量10493p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