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辅路设置
根据公路一环所处位置及其功能,原则上不设置全线连续的辅路,视周边土地使用状况和路网合理布置辅路。
1.辅路功能
公路一环的辅路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疏导沿线地方交通;
(2)联接次要道路;
(3)引导车辆在指定出入口进出主路。
2.布置辅路考虑的因素
(1)沿线用地性质的要求
公路一环穿过建设区时,主路两侧需设辅路,辅路做为此地区路网的一部分。公路一环单侧为建设区,另一侧为非建设区或两侧均为非建设区时,原则上公路一环两侧均不设辅路。辅路的设计车速采用40-50公里/小时。
(2)相交道路的间距
当与公路一环相交的道路间距较近时,应考虑在其间设置辅路。
(3)进出主路的出入口间距
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为了满足进出主路的出入口间距,应考虑设置辅路,出入口间距应不小于下列数据:
进口和出口间距1135米
出口和进口间距500米
进口和进口间距910米
出口和进口间距725米
经过分析,公路一环全线一侧设辅路长度为5公里,占5.4%,两侧设辅路长度约19.8公里,占21.2%。公路一环有辅路段长度约为总长度的26.6%。
八、沿线绿化带规划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的有关规定,公路一环两侧应保留宽度各为100米的绿化隔离带。但公路一环沿线部分地段已为建设区,难以保证有100米宽度的绿化隔离带。经逐段落实后,公路一环两侧布置绿化带情况大致如下:两侧能设置宽100米绿化隔离带路段长约84公里,两侧留有宽50米绿化隔离带路段长约6公里;两侧无条件设置绿化隔离带路段长约3公里。
九、近期建设次序
公路一环近期建设次序既要考虑远期交通负荷,实施的难易程度,同时要与其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如中关村、奥运场馆)的进程相适应。规划提出公路一环近期建设应从北段开始,继而建设东、南、西段。
十、资金筹措方式
公路一环工程量很大,若一次完成建设投资巨大,资金能否落实关系到公路一环建设的进程。初步估算投资额约110亿元。规划中考虑了几种资金筹措方式,如:增加汽油费、增加市政费、按汽车拥有量增收养路费、公路一环作为收费路、用地补偿等,供决策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