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4 市区线网规划指标
四环路以内规划线网密度为1.08 km/km2,其中二环路以内线网密度为1.76 km/km2。
按照500m服务半径计算,四环路以内车站覆盖率为24%,其中二环路以内覆盖率达到59%路以内覆盖率为47%,二环路以内覆盖率为94%。图2轨道交通线网基本结构图按照750m服务半径计算,四环
乘轨道交通出行,四环路以内大多数乘客可在30分钟以内到达:城区大多数乘客步行5分钟可到达轨道交通车站。
2.6地区市郊铁路线网规划
2.6.1 规划年限和服务范围
市郊铁路线网远期规划年限为2020年。市郊铁路的服务范围是北京市域卫星城地区,及卫星城至城市中心地区之间的沿线地区。
2.6.2 市郊铁路规划思路
北京地区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网资源,既有10条对外放射的铁路干线走向与北京市卫星城市分布方位十分吻合。既有铁路资源是发展市郊客运不容忽视的条件。而部分既有铁路资源利用不充分,有些铁路资源处于半闲置状态。铁路管理和经营部门有盘活铁路资产的需求。同时,利用铁路资源发展市郊铁路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的优势。图3 北京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2050年)
2.6.3 如何利用铁路资源
利用铁路资源是指利用既有铁路线路、车场、站房等铁路设施,或是利用既有铁路走廊和规划铁路走廊建设空间资源。利用铁路资源可发展市郊铁路运输服务的有北京西部、西北部、东北部、东部、南部和西南部6个方向。
通过对铁路资源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或是采取增建新线的办法,近期先建设2~3条客流需求相对较大的市郊铁路线路;根据客流需要,再逐步建设各条通往远郊卫星城的市郊铁路干线;建设覆盖远郊卫星城地区独立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2.6.4地区市郊铁路规划线网
市郊铁路规划干线网络由5条市郊铁路干线和1条市郊铁路主支线组成,干线网络总长度为360km。各条线路主要规划特征如下(见图4):

s1线为通往西部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门铁路走向。线路东起海淀区五路,经田村、石景山,西到门头沟区门城镇,线路长度为27km。
s2线为通往西北郊区的市郊铁路千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包铁路走向。线路南起北京北站,经沙河、南口、八达岭,北到延庆县延庆镇,线路长度为86km。
s3线为通往东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承铁路走向。线路南起北京南站,经北京东站、顺义、怀柔,北到密云区密云镇,线路长度为100km。s3线在市区东部有两个规划线位可供选择,一是沿京承铁路线位经通州西站至顺义;二是沿铁路东环线位经星火站至顺义,可在今后建设时再进行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