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8年6月-2008年11月
获奖情况:优秀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岑敏
项目参加人:苏红娟 詹庭坚 朱春节 高明

卢湾区区位图
项目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矛盾已成为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的交通问题。因此,针对地区静态交通系统的现状矛盾和发展态势,提出未来停车设施的发展规划对策,形成动静态交通协调平衡发展局面,是地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大量研究表明,机动车保有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度正相关。在汽车工业作为社会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当今社会,由机动车拥有引发的所属地夜间停车需求是相对恒定、不易转移的;由机动车使用引发的出行目的地停车需求受步行距离、收费价格等因素影响,则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认为,停车设施的服务对象应以拥车刚性需求为主、用车弹性需求为辅。
停车设施作为典型的时空资源,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可运输性。为保障有限的停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必须遵循“服务半径不超过200-300米步行容忍值上限”的设施设置规律。因此认为,以满足工程设施本身功能产生的停车需求为目的、符合“分散、就近、方便”布局要求的配建停车场,应是停车设施最主要的建设形式。
为使各项停车规划控制指标落地实施,必须以“地块”作为停车设施布局规划的分析精度单位,以保证设施规划对设旋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停车设施规划理念,本次规划在分析区域现状停车矛盾症结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年停车需求的定量预测结论,通过调整开发地块配建指标、设置配建增补泊位、建设独立公共停车场、挖掘道路停车资源等方式,使规划年卢湾区停车设施在300米服务半径下,泊位覆盖率超过99%,基本实现“区域性停车供需平衡”的规划目标,为卢湾区构造完整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提供了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