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凤岭分区位于南宁市区东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分区用地呈方格状,东西向长约5.7千米,南北向宽约5.3千米。分区东面是邕宁县仙葫开发区,北面是南宁市长岗岭地区,西面是琅东新区,南面是青秀山风景区。
本次分区规划范围为:东以桂北高速公路为界,北以湘桂铁路为界,西以竹溪大道为界,南以青秀山风景区与凤岭分区之间的道路为界。规划用地面积为28.783平方千米。
一、规划构思
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结合周边情况和现状特点,确定凤岭分区的规划性质。凤岭分区将建设成为:以居住为主,以体育、文化、会议和展览为辅,以优良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为特征的综合城市新区。保持凤岭丘陵地貌特点,控制现状自然的山体和水面,依山傍水地进行居住布置,创造体现生态特点的居住环境。依托现有的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设置一定规模的市级文化设施,使凤岭分区成为南宁市的会议、展览、体育和文化中心,根据规划确定的范围,凤岭分区的用地规模为28.783平方千米,按照规划性质和用地规模情况,参照国内山地城市标准,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人口推算指标,规划凤岭分区的人口规模为16.1万人。
二、规划布局
根据凤岭地区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边用地性质情况,突出生态特点,表现规划性质,形成结构清晰、合理完善的规划结构。规划设置3条东西向和1条南北向交通轴,将凤岭分区划分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并紧密联结各类性质用地。以民族大道为界将凤岭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片区主要布置全市性的会议展览、文化和体育设施,北片区主要布置体现生态特点的居住片。结合现状地形,保持自然山体和水面,布置生态控制绿地和公园绿地,以点、线、面形式分布于各居住片之间,充分体现生态自然特点,创造良好居住环境。按照分区规划的标准,配置公共设施,在南片区布置市级会展文体中心,在居住片之间设置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按照规划结构,分区规划对居住、仓储、对外交通、预留发展范围等用地做了布置,并对
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系统、山体和水面控制、开建设、给排水、容量控制等进行了专项规划。
三、创新与特色
1、体现生态特点
规划充分结合凤岭地区复杂的地形,创造有序的景观空间序列,同时通过控制自然山体和水面,将其以绿地的形式分布在各个居住片区之间,使人们能直接面对自然山体和水面,与自然融合为一体。
2、提出“生态控制绿地”概念
生态控制绿地指以体现生态特点为目的,控制自然山体和水面形成的绿化用地。规划将坡度较大、不利于开发建设的山体;部分山体阴面的用地;沿山谷走线的道路两旁20米宽的用地:控制水面两旁的用地确定为控制绿地。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性质:规划总用地为2126.30公顷,规划建设用地2482.9公顷,规划人口规模16.1万人。
规划用地平衡表(见附表)
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62.3平方米,人均道路用地面积19.9平方米,人均绿地用地面积43.5平方米。
3、一类居住用地的建筑密度控制在25%以下,容积率控制在0.8-1.0;二类居住用地的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下,容积率控制在1.0-1.5。
五、实施效果
在分区规划的指导下,一些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如民族大道出入口朱槿花景观工程和道路两旁美化、亮化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宁出入口标志性城市形象;石门森林公园的建设,充分体现出生态特点;依山而建的居住组团,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地低密度高尚住宅区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