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 Holocaust History Museum)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3年根据以色列国会(Knesset)通过的纪念法令成立。
纪念馆的原名Yad Vashem来自于圣经:“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
1993年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了取代六十年代建筑的旧馆,决定建筑新馆。目前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全球最大的大屠杀博物馆,设计为反映大屠杀时欧洲犹太人及日后以色列由灰烬中复活的历史。
2005年3月15日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大屠杀博物馆正式开幕,由世界著名建筑师 Moshe Safdie 设计(犹太人)。四十位国家领导人和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都出席大屠杀博物馆开幕典礼。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并表示新博物馆“是全人类的一块重要路牌,一块提醒仇恨与谋杀及种族主义与种族灭绝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么短的路牌。”
博物馆中心由一条长廊构成,分别通往十间展厅,每间展厅展示大屠杀历史的一个不同部分。博物馆内约有2500项大屠杀受害者及幸存者的个人简介和物品:大屠杀幸存者赠送的大屠杀的艺术品和信。新博物馆包括大礼堂、学堂、记载大屠杀受害者的数码数据库和纪念大屠杀受害者的纪念碑。纪念馆包含一间纪念堂、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画廊、一间"名字堂" (Hall of Names)、一座档案馆、“毁灭社区的山谷”(Valley of Destroyed Communities)、一座犹太教堂、及一个教育中心。
新的纪念馆是建在原来纪念馆不远的地方,整体建筑物类似一个三角形,据说博物馆的三角形代表大卫星的下半部,这是为了纪念由于大屠杀而死去的全球半数犹太人。 500英尺长的长脊式配置,主体采用混凝土与玻璃,隐埋于纪念山中,也就是Yad Vashem校园的所在地。纪念馆入口与游客中心位于长脊的一头,以悬臂三角柱悬出,犹如穿出山谷漂浮于空中。地势较低的另一头为纪念馆出口,由自山丘侧穿出的弧状薄墙如双翼朝天展翅。沿着纪念馆中央走道设置各展览厅,顶部采用60英尺长之细长天窗。部分埋藏于水面以下的展览厅隐于自纪念馆入口进入的直接视线中,随着参观者的前进路线,各展览厅以章节的形式一一呈现大屠杀历史事件。展览馆中包括从波兰当时的犹太人围城中所运来的地砖、街灯,被没收的银器等物品,还有四千多双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毒杀着遗留下来的旧鞋。展览路线端点为人名纪念堂,为纪念馆中最具戏剧性高潮的纪念空间,30英尺搞的圆锥形构造开口朝天,顶部置放大屠杀中牺牲的百万犹太人姓名与个人记录,下方则由天然岩床凿出圆锥体纪念那些无名牺牲者。
此外,纪念馆专设一处以纪念那些在大屠杀期间承担巨大的个人风险,援救犹太人的非犹太人——尊称为“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每年奥地利国外服务组织都会派遣年轻的奥地利人至本馆担任奥地利大屠杀纪念服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