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论坛】
〉城乡规划求助〈|〉交通规划求助〈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正式开馆

科普馆中的陈列品1
科普馆中的陈列品2

科普馆中的陈列品3
小巧的平胸龟、露出森森白牙的扬子鳄、长了十根胡子的蛙……昨日,位于成都市跳伞塔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正式开馆了,这是我国最大、亚洲第二的两栖爬行动物主题科普展馆,记者昨日提前去体验了一番。
馆藏全国最大棱皮龟
热带雨林里,伴着隐隐作响的蛙声,走在科普馆内,如同行走在历史的苔痕上。科普馆2楼正中四只巨大的龟吸引眼球,其中的棱皮龟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和最早的爬行动物标本。另一只唇边长着十多根粗黑胡须的蛙叫“峨眉髭蟾”,就生活在峨眉山清音阁下的宝现溪边。
科普馆用灯、光、电等现代手法进行演示,全馆约600余平米,现已陈列了210余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标本,其中1楼为两栖动物馆,2楼为爬行动物馆,3楼是人类与两栖爬行动物馆。昨天,年过八旬的中科院院士赵尔宓来到现场,科普馆的成立使他回忆起他的老师、我国第一代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就是由刘承钊和他的学生们历经艰辛,充实完善的。目前,标本馆共收藏了10万余件两栖爬行动物标本。
即日起接受学校预约参观
“自然界生物形成的生物链,人类应该尽量保护,担当起维护自然平衡的重任!”赵老先生认为,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首先是向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回家劝阻父母。据馆长王跃招介绍,科普馆不是每天都开放,它将免费以集体预约的方式接受参观,主要针对各小、中、大学,个人预约不在科普馆计划内。目前中科院生物所正着手进行网络科普馆平台建设,随着该平台的启动,所里标本馆10万号标本、703种物种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代码,届时,这些信息将与网络平台对接,只要打开共享平台,就可对两栖动物资料进行异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