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年来围绕生态市建设,南京市先后编制出台了《南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众多专项规划,全方位实施生态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创建
南京市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创建,将生态建设理念和内容渗透至各主要规划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体系。《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全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都将生态环境建设内容作为重点突出,将其设定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围绕生态市建设,南京市先后编制出台了《南京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南京郊野公园选址规划》以及《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众多专项规划,全方位实施生态建设。
坚持法规支撑保障创建
南京市坚持法规支撑保障创建,在生态建设方面相继颁布施行10部地方性法规和4部政府规章,涵盖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历史文化保护、绿地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各方面工作。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着力解决重点民生环境问题。
坚持政策措施配套完善
南京市坚持政策措施配套完善,共出台了近10个生态建设指导性文件,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内涵。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形成了绿色都市建设“1+2+10”政策体系和控煤降耗“1+2”政策体系,对南京市生态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近阶段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及重点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坚持资金投入专项支持
南京市坚持资金投入专项支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环保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在3.5%以上。2004~2012年,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增长,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在12%以上增速的情况下,环保投入平均增幅达21.2%。2012年,生态建设与环保投入达到260亿元,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从起步时的每年3000万元,提升至4500万元,实现了环保直接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
坚持严格考核评价到位
南京市坚持严格考核评价到位,将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成为评价政绩时优先考核的指标之一。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中,生态环保类指标占比43%。在“十二五”期间,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考评体系中,空气、水环境质量、污染减排等均为刚性指标,所占比重达到22%,生态保护指标已成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点内容。
会议时间:2013年9月15-18日,
会议地点:南京紫金山庄。
大会官网:http://meeting.wgrc.cn